1)523.淮北中州_明郑之我是郑克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武成五年十一月末,华夏格致院衡虞司上书奏请厘定天下度量衡。

  根据格致院的建议,先确定的衡度是容量单位“升”。旧制“升”之下按十进制计算分别为“合”、“勺”、“撮”,“升”之上同样以十进制计算为“斗”、“石”。武成新制对“撮”、“勺”、“合”、“升”、“斗”的大小一律沿袭旧制,并明确规定地方政府在收取田赋及商贾在买卖体积称量的货物时禁止使用所谓“大小斗”的概念。此外将十“斗”一“石”改为十“斗”一“斛”,“斛”之上以百进制计算,则百“斛”一“围”,百“围”一“屯”。

  容量单位确认之后,接着确认的重量单位。格致院衡虞司以一“升”之水为一“斤”,此“斤”约等于过去的两“斤”近似另一个时空的一“公斤”。“斤”之下废止原有十六进制,改以十进制计算,依次为“两”、“钱”、“分”、“铢”。

  较旧制而言,新的重量单位中少了“厘”和“毫”,多了“铢”,这是因为在实际运用中基本上用不到“分”以下的单位,至于“(炼)金(炼)丹学(注:化学)”中可能会用到“铢”这一单位,但由于计量工具还达不到相应的精度,因此也只是概念上的区分。

  在“斤”之上逢百晋位,即一百“斤”称为“石”、一百“石”称为“吨”,由此设立“吨”为最高的重量单位以适应越来越繁重的运输计算。

  格致院第三个确认的是长度单位。衡虞司以湖丝的平均宽度为最小长度单位“丝”、十“丝”一“毫”、十“毫”一“厘”、十“厘”一“分”、十“分”一“寸”、十“寸”一“尺”、十“尺”一“步”、十“步”一“丈”、十“丈”一“仞”、十“仞”一“里”。

  按另一时空的计算,一根湖丝的宽度大约为六千纳米,一公制厘米为一千万纳米,因此新制一“尺”即六十厘米,约为现行工部尺的一点八二倍。同理,新制一“里”相当于异时空中六“公里”,也相当于旧制“里”的十一点一倍。据此,华夏官方终于统一了原来6上一“里”与海上一“水里”的计算。

  长度单位更定后,面积单位也相应的做了修订。衡虞司以五“步”之方为一“亩”,新“亩”约等于旧制的一点三五倍。又以十“亩”为一“甲”、十“甲”为一顷,如此一“里”方圆合四百“顷”、四千“甲”、四万“亩”。

  由于度量衡的变动关系到赋税征收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牵一而动全身,因此郑克臧在郑氏江山彻底坐稳之后才敢动这个脑筋,用他自己的话说,只要新的度量衡能够确立,哪怕是昙花一现,他这番就没有白来??????

  在颁布新度量衡的诏书上盖完大印,郑克

  请收藏:https://m.dne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