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4章 引皇帝关注_江南第一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块的,而是一剖两半,梁心铭和赵子仪一人捧一半。李山媳妇给他们各发了一把竹勺子,道:“老爷吃吧。”

  梁心铭道:“这太多了!”

  乡下人朴实,待客厚道。

  李山极力推让,笑道:“老爷吃吧,园子里还有,我们要吃再摘。老爷难得来一回,也没啥能待客的,赶上西瓜熟了,吃一个也不能吃穷。老爷说的对,勤俭持家,脑子活泛就不会穷。小人还想听听老爷教导呢……”

  梁心铭和赵子仪相视而笑。

  吃了一口,赞“这西瓜很甜。”

  李山便咧嘴笑了,又小心翼翼地、旁敲侧击地告诉梁心铭:“乡下就是这个样子的。那当爹的也不能管住儿子,别说县太爷了。这么大一个县,哪能个个都听话呢。老爷也别太操心,只要有人发达了,别家看了就眼红——肯定要眼红的,他就会跟着人家学,不用人催……”

  梁心铭一边吃西瓜,一边认真听李山讲生活经。“三人行必有我师”,圣人之言果然不假。这李山用朴实的语言给她上了生动的一课,也与她某些想法不谋而合。

  吃完西瓜,梁心铭已做出决定:要把李山当做这个村的典型,让他带动全村人致富。

  她道:“……你再种一片竹子,晒笋干卖;果木多种些,吃不完,做成果干能放得长,叫你媳妇去城里,本官让人教她这手艺。还有茶叶也是。这些东西能吃能卖……”

  “你富了,村里人眼红,你别怕吃亏,西瓜种子多留些,都送给他们,让他们都种。都种了,就没人偷你的了,你也少了麻烦。‘吃亏是福’,这些事情你做在前面,你比人就先一步,比别人多了本钱和经验,你就能做大!”

  李山激动地点头,充满信心。

  他媳妇女儿也躲在房里听。

  梁心铭决定,在每个村都找出一两个能干、肯干、脑子灵活的人树立典型,指引他们先发家。百姓们看到好处,自动就会跟风了。至于结果,就看他们的造化。

  小农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多余的东西不好卖。为此,梁心铭就要考虑下一步:市场的承受能力。药材也好,土产也好,一旦种的人多了,潜县县城就那么大,价格必然下跌,必须往湖州、京城等繁华之地销售才行。

  然后,很自然地涉及商道。

  要致富,先修路!

  梁心铭下一步目标——修路。

  她也曾联合乡村的土财主和大户人家,劝他们集资,修建乡村的土路、建造石桥或者木桥,改善了各地的交通状况。但是,这次修路不是小工程,她必须向上面汇报。

  梁心铭很清楚,若没有王亨,若是她不想办法往上爬,只怕一辈子都待在这山沟沟里做县令都有可能。

  她是不会自甘平庸的!

  王亨曾劝她别“锦衣夜行”,把她在县衙火灾废墟上办公的情景画下来送往京城,让皇帝知道她的努力;现在,她就要自己给皇帝上折子,以免皇帝忘了她。

  她要怎样才能引起皇帝对她的关注呢?

  她想起离开京城那天,靖康帝说过的话,“我大靖有二十个州。疆域广阔,地大物博。朕坐拥这天下,却从未出去瞧一瞧这天下。”他问梁心铭可愿为他分忧?

  梁心铭知道送靖康帝什么了。

  ********

  梁县令要往上爬了,求姑娘们月票支持!

  请收藏:https://m.dne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