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1章 炒鱿鱼_最佳娱乐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鲁斯说道:“派拉蒙影业是《碟中谍》系列的唯一发行方。”

  他转而问道:“对了,对于续集你有什么建议?”

  罗南直接说道:“少用电脑特效,多用实拍,再就是找个合适的导演。”他不禁笑了起来:“汤姆,只要你出演伊森-韩特,影片成功肯定不是问题。”

  曾经从第一部到第六部,《碟中谍》这一闻名全球的超级大IP跨越的不止二十多年光阴,一直能把握日新月异的电影市场格局和大众审美品位,续作尽管能否超越前作荣登系列巅峰尚存争议,但从维护经典口碑的角度,除了第二部口碑较差外,其他每一部口碑都相当不错。

  相比于那些重拍和烂尾的系列电影,《碟中谍》系列可以算是良心制作了。

  从购入一部普通特工电视剧的版权改编成电影,一张装着间谍名单的光碟拉开了一部电影的帷幕,也开启了伊森-韩特的光辉时代。

  到二十多年之后,好莱坞特工类电影层出不穷,但《碟中谍》系列已有登顶之势。

  究其原因,是该系列将其“核心竞争力”——汤姆-克鲁斯发挥到了极致。

  其实,论视觉效果和科技含量,《碟中谍》比不上《007》系列;论剧情编排和心理博弈,它也难望《谍影重重》项背,但它拥有一个玩命把电影拍好的阿汤哥,而这一点,无法不让人动容。

  曾经罗南在看完《碟中谍6》后感叹,这部电影最神奇之处,是许多情节会让人以为是“替身+绿幕+特效”,实际却都是汤姆-克鲁斯上阵实拍。

  影片中,那一瘸一拐、咬牙前进的伊森-韩特并不完全是在“演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肉体凡胎的人类受伤后最真实的表现。

  有些时候,返璞归真未必是件坏事,特别是银幕上超级英雄满天飞的时候,出来个以血肉之躯探索动作片极限的角色,反而格外吸引人。

  电影CG特效突飞猛进,观众的审美口味也被炫目大片养刁。

  恰好《碟中谍》和汤姆-克鲁斯反其道而行之,以演员的血肉之躯,探索动作片的人类极限。

  夸张点来说,衡量每部《碟中谍》电影的水准,几乎已经由阿汤哥“蹦极”的高度来决定,从早年的密室威亚秀,到攀岩秀、钢丝秀、跳楼秀,再到扒飞机秀和跳伞秀……

  情节虽是老的地方多,但精准而有效。

  “原本我最中意的导演是保罗-格林格拉斯。”汤姆-克鲁斯这时说道:“但他这几年要为你拍摄《谍影重重》系列,我最近也仔细考虑过,他的特点太鲜明了。”

  罗南点头:“这是保罗的优点。但放在同类型电影上,就会变成缺点,《碟中谍》不能完全变成《谍影重重》那种风格。”

  汤姆-克鲁斯完全认可罗南的说法:“我再寻找其他导演吧,慢慢找

  请收藏:https://m.dne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