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3章 竖锯的争论_最佳娱乐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最重要的因素,使馆影业在宣传上面的投入较高。

  没有宣传,哪里来的电影大卖,院线方看得很清楚。

  北美上映的第一天,罗南就收到了捷报,《电锯惊魂》在2620家影院拿下了795万美元!

  与之相对应的,《电锯惊魂》的口碑迅速扩散。

  虽然不像主流商业大片那样能人尽皆知,口口相传的效应却是最能带动其他人购票的方式,很多恐怖片爱好者或从朋友、或从同事、或从亲人口中得知这部影片的信息,然后走入影院,绝大部分都会得到满足,再次向自己周边扩散……

  这种从相对信任的人口里得知的消息,流传速度确实比较慢,对人的实际购票刺激,却远远超过媒体上面的炒作。

  一部不错的影片,即便是有适当的宣传,观众口碑往往也需要时间来发酵,像《电锯惊魂》这种宣发规模有限的电影更是如此,经过周五一天的上映,以及口口相传的传播之后,再加上周末休假必然带来的连锁效应,从第二天点映的周六开始,这部影片在全美院线的上座率有明显提升。

  由于影片在市场方面非常有针对性,《电锯惊魂》周六上午的上座率,已经堪比周五晚上的黄金时段,到了周六下午,坐在放映《电锯惊魂》影厅里的观众继续增加。

  这显著提高了《电锯惊魂》的上座率,而且能被其他人口中的话吸引,走进来观影的人,绝大多数也都是恐怖片爱好者,他们看过影片往往感觉极其满意,然后再向周围的人推荐,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自发式的口碑效应,正是在这种循环中体现出来的。

  况且,使馆影业还有口碑营销,一点好消息恨不得炒到全世界都知道。

  有一个略显夸张的消息被媒体曝出,有人在观看《电锯惊魂》时被吓昏了!

  这对于恐怖片不是坏事,使馆影业宣传部门立即跟进这一新闻,特别是迅捷的互联网宣传部,立即让人推动网络宣传,这一消息很快在互联网上散播的到处都是。

  一部能吓昏人的恐怖片,对于恐怖片爱好者们可谓魅力无穷!

  与此同时,使馆影业的宣传部门在互联网上精心策划了另一场攻势,关于“竖锯”正义与邪恶的争论。

  有人喜欢竖锯,认为竖锯给人的是一场考验,通过人性与心灵的拷问,就能获得新生。

  更多人认为竖锯是举起正义大牌行邪恶之事的恶徒,他没有任何权力去拷问他人。

  两派通过互联网特别是奈飞的社交网站,不断发表各自的看法,形成了巨大的争议,吸引人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一时间在互联网上成为了个不大不小的热点。

  这可以说是詹姆斯-温在设定竖锯这个角色上面做的最出色的地方,用残酷至极的人性拷问给竖锯找到了所谓的使命,让他的

  请收藏:https://m.dne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