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二章 我还是相信科学_何日请长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代化汽车厂的生产批量大,需要的机床数量也极其可观。按一条生产线年产20万辆汽车计算,平均每天就要生产近600辆。这600辆车所需要的零部件,当然不可能是用一套设备生产出来的,而是要有若干套设备齐头并进地进行生产。

  枫美公司的这条生产线上,光是用于加工变速箱的专用机床就多达50台,也就是随时有50个变速箱在进行生产,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日产600辆汽车的需求。除了变速箱,发动机、车架、驾驶舱等大部件的生产,也需要多台机床同时工作,浦汽技术部粗略算过,所需要的多工位机床总数可能要达到300多台。

  单台机床的价格乘以300多,这个数字就不可小觑了。如果每台机床的价格能够下降五成,那么节省下来的设备投资将是以亿来计算的,这由不得刘智峰不动心。

  “我跟你说,老刘,国外公司卖给咱们的机床,价格都是夸大了好几倍的。人家赚的就是你自己不会造的钱。这就像你们造的汽车一样,同样的车,进口的价格是国产价格的好几倍,你说这性能上能差出多少?

  “汽车不就是四个轮子加三个沙发吗,这能值几个钱?可是,一台进口车,便宜的二十几万,贵的能够到几百万,莫非外国人造的汽车就比咱们的更省油?”韩伟昌信口胡扯着。

  “外国人造的汽车,的确是咱们的更省油。”刘智峰欲哭无泪地纠正着韩伟昌的说法。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就汽车这方面而言,进口车的品质的确是要更好一些的,这一点刘智峰不敢乱说。

  不过,他也明白韩伟昌的意思,那就是说国外设备的报价里有很多的水分,相比之下,国货的价格就会显得比较良心。多工位汽车专用机床,在以往国内企业造不出来,国外企业漫天要价也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现在临机集团把机床搞出来了,或者确切地说,他们已经有能力把机床搞出来了,价格只相当于进口机床的五成,并不奇怪。

  刘智峰还相信,如果临机集团的多工位汽车专用机床是真的,技术水平比国外差得不多,染野、海姆萨特等企业肯定会大幅度降低产品的价格,以便保住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届时临机就不敢再放言价格只相当于进口的一半了,能够做到70%或者80%,已足以让刘智峰满意。

  “这样吧,韩总,这件事我做不了主,我会把你们的情况汇报给集团总部,让他们来判断。你们有什么技术资料,也尽量给我,我让技术部那边好好研究一下,看看你们的技术方案是不是可信。”刘智峰说。

  韩伟昌留下一堆技术资料便离开了,刘智峰不敢怠慢,带着资料便去见了分管技术和设备的集团副总经理莫静荣,向他汇报此事。

  听

  请收藏:https://m.dne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