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五章 碰巧了!_大明太孙朱雄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乃我大明忠臣。你也是少小从军,几十年如一日,谨守职责。”

  “作为水军大将,你告诉朕,禁海令,到底对不对!”

  见皇帝的脸上并无异色,略微思虑了一下,花炜站在水军将领的角度,阐述了他对洪武朝禁海事的看法。

  作为军人,花炜崇尚的是进攻主义,所谓御敌于国门之外,予国内百姓安康。朝廷在洪武朝,逐步完善禁海令,其实就是坚壁清野,让海盗、倭奴无财货可夺。

  好处有,东南是朝廷赋税重地,保证东南沿海的安定,既能使百姓安稳的度日,更能让朝廷稳收税赋,调拨出钱粮,对中原用兵,保持对北元在军事上的压力。

  可漏洞同样存在,敌人来了,被动的防御,说白了就是等着挨打,大明海防线漫长,处处设防,也处处都是漏洞。

  老百姓常说,千日做贼,没有防贼的!大明大如牛,海盗小如针,大明的实力再雄厚,也禁不住长年累月的放血。

  你被动防御,人家掌握着主动权,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人家想打哪儿都行,想怎么打都可以。沿海防线,卫所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长此以往,势必生出倦意。卫所的将士苦,沿海的百姓更苦。朝廷每年还要背负一笔不菲的支出。

  “臣不敢置喙先帝、信公的防御之道。但臣是个军人,军人眼中只有进攻二字!”

  “如果朝廷,能改防御为进攻,主动出击剿灭海盗,廓清这万里海域,更能解决沿海百姓的生计。”

  大明水军的整体势力,远远超过那些海盗,只要朝廷能横下心来,花上三五年海防的用度,整饬水军,一定获取非但的战绩。

  再者,水军每年的军费,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朝廷干养着水师,又没有战事,不仅图费国帑,更浪费军队。

  呵呵,“花炜,你爹骁勇善战,一杆铁枪,纵横军阵。到你这辈,舌头倒是越来越油滑了。”

  “可你这黑将军说的有道理,水军的确不能再游手好闲下去,干些巡查江面的小活儿!”

  挠了挠眉头,朱雄英随即吩咐花炜,军事学院的海鱼补给,还是继续干,而且应该扩大规模;上十二卫的将士也不少,也该定期定量供给一些。

  当然,捕捞不要在近海近江干,不能抢渔民们的生计。可以到海上去,一边捕捞鱼虾,一边让部队熟悉大海,要是遇到海盗,完全可以打一打,积累经验。

  “朕也是马上皇帝,深知战场主动权的重要性。国家养兵,就是保境安民的,水军能有此志气,朕心甚慰。”

  当然,花炜现在就可以,组建若干小股精干的舰队,一天十二个时辰时刻战备,哪里有海警,保证随时拉出去能打。

  至于,禁海令,不仅牵扯到军事,还牵扯到赋税、土地、人口方方面面,不是说办就办的。

  而听到舰队可以正常恢复战备值班,且允许伺机而动,花炜是喜上眉梢,兴奋问道:“陛下,防御战略能转变为进攻战略?”

  呵呵,花炜这话引得朱雄英无奈一笑,今儿开国公请来军校视察,又把刘奉义摆出来,除了替好友争取个前途外,未必没有为海事进言的意思。

  否则,怎么就这么巧,送个鱼虾这么点小事,还劳动一位指挥佥事,大材小用了吧!花炜不明白,这其中的弯弯绕儿,朱雄英还能不了解自己的舅舅?

  “敌人环视,不出手等着挨揍吗?军威镇四方,敌人莫敢视,才是大国风范。”话毕,拍了拍花炜的肩膀,朱雄英径直向军校的山门走去。

  请收藏:https://m.dne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