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七章 别样的拜将礼_大明太孙朱雄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国除奸,保家卫国,乃大明子民之责。无论平民、商贾,参军报国,斩将擒贼,匹夫可得赏,商贾可封侯。

  大明的军队包容开放,建功立业,封妻荫子,即在此时。想翻身富贵的,想蒙荫子孙的,皆可登记兵役,战后朝廷论功行赏。

  那词怎么说的,人民战争!朱棣可不是削藩被逼反的,他也搏不到诸王的同情。因为一个谋朝篡位的反贼起兵,这借口多蹩脚,论道理的话,他已经败了。

  这是个倡导忠孝节义的时代,他们的行径,为时下道统所不容。无数的文人墨客,都会站出来唾骂他们,带动舆论,百姓自然也就调动起来了。

  朱雄英就是要用一颗颗人心,把燕军砸到,把他四叔君临天下的美梦给打醒。

  捅咕了一下徐允恭,常升低声言道:“瞧见没,在争取民心方面,陛下的心机,才是高深莫测。”

  万岁万岁万万岁!......,事前,把军葬和拜将礼放在一块办,东西两阁的官员,都觉得不太妥。

  可从百姓们呼喊的腔调就知道了,朝廷这次的军葬,无疑是成功的。他们越是愤怒,朝廷得到的助力就越大。

  朱棣,多聪明的一个人,让姚广孝三两猪油灌下去,一样迷了心智。在这种情况下作战,他这些年在沙场建立的威名,也要败光了。

  哼,“他何止败光了是自己的德行,还有我父亲几十年经营的北军!”,说着这话,徐允恭面露凶色,手也捏的卡卡作响。

  不要说百姓愤怒,徐允恭何尝不是。北军是他爹一首带出来的,徐允恭的少年岁月,都是在那里的渡过的,那里有着他太多的回忆。

  现在,因为朱棣的一己私欲,将北军的精锐拉下水,毁了他少年时期的光荣与梦想。再加上徐增寿那个孽障,在旁敲侧边鼓,他更是怒在火中烧。

  “允恭兄,国难当头,你可不能感情用事啊!”

  常升太知道,徐允恭恨朱棣、恨徐增寿,可此次战事,关乎朝廷未来,不能因为他一人的义气,耽误了战事。

  “常兄,国难当头,岂能坐视!他们是家父的旧部,允恭有责任替父亲清理他们。”

  徐允恭、常升滴滴咕咕的着,朱雄英也随即挥手示意奠仪结束,在场的兵将、军民,皆自行退去。

  朱雄英拎着两坛子,就坐在宋成的碑前,打开了一坛,灌了两口,喃喃道:“朕已经下令,斩朱棣者,封公爵,赏万金。”

  “你放心,朕不会让忠臣良将蒙冤而死。那些背叛朝廷,倒戈向贼的人,一个也别想活。”

  “黄泉路上慢慢走,用不了多久,朕就把朱棣、那些叛徒都送下去。”

  话毕,朱雄英抬起酒坛,狠狠地灌了两口,随即一把摔碎。

  呼出了一口酒气,眯着言道:“大明朝,可不止一个宋成。四叔,你等着吧!”

  他次平叛,其实就是对对胡,看看大明朝前后两位征北大将军,到底鹿死谁手!没有了朱老四,大明朝就守不住北疆了?这是什么论调儿。

  说的更不好听一点,朕要是稀里湖涂的死在朱允炆手里,大明朝就亡了?不会的!

  请收藏:https://m.dne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