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章 莽撞人-于琥_大明太孙朱雄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了就是一死。可咱爷们,人倒了、架子不倒,不能让人背后戳于家都是软骨头。

  他妹妹不愧是于家的女儿,刚烈啊,与潭王同焚而亡,给他这个当兄长,当了榜样。

  “太孙,某是个粗人,但也听先父讲过,君子绝交,不以恶言相加。”

  “要杀就杀,痛快点,别跟个娘们一般,磨磨唧唧的。”

  幼呵,还碰了个愣头青,抬手制止了蒋瓛、宋忠,朱雄英面色一冷。撩起下摆,坐了下来,就这么打量着于琥。

  这倒不是欣赏于琥的硬气,而朱雄英想不明,像他这种没什么心眼的莽汉子,口无遮拦,当年是怎么躲过胡桉筛差的。

  “耍青皮,摆功劳,你这不是看不起锦衣卫,你是没瞧得起孤啊!”

  “打过仗,很新鲜么?是孤没打过,还是宋忠他们没上过战场。”

  于琥这话,要是跟朱标说,倒是说得通,太子爷没带过兵,不知道军中的丘八们,都是什么德行。

  封绩的举证都是空穴来风吗?说他欲引军投效北元有些牵强。可养寇自重的嫌疑,还是有的吧!张思道部等元人在他宁夏卫的地盘,盘踞不是一年两年,于琥就什么都不知道?

  “要不是孤亲自率军,擒下张思道,你的脑袋上,就会多一条投敌叛国!”

  “跟孤这穷摆谱,你先问问自己,你心里就没有一丁点养寇自重的小心思?”

  张思道及所部官兵,是朱雄英的俘虏,在献俘之前,还命常森、宋忠拷问过,就是怕有边军为内应,与元人暗通款曲,养寇自重。

  所幸,是他多虑了,审讯的结果并没有涉及到于琥及宁夏卫等边军。没有这份供状摆在御前,就凭“纵容张部等在贺兰山为祸”,这一条就够把他们都砍了。

  自知理亏的于琥,脖子也不梗了,脚也不跳了。只是怏怏喃道:“那又怎么样,进了锦衣卫,还能活着出去不成?”

  朱雄英反问了一句:“怎么就不能呢?”

  心底无私天地宽,要是没做亏心事,就不怕夜半有鬼来敲门。锦衣卫,是酷吏衙门没错,也有烂刑取供的恶例,可那是毛骧署理期间的旧事。

  现在锦衣卫作主的是他,过去的一篇自然要翻过去,一切依照《大明律》办,犯到哪一条,治哪一条。真要是无罪,朱雄英给他恢复名誉,保其官复原职。

  “可你也别拿孤当棒槌,必须有一说一,怎么判断那是孤的事。”

  朱雄英之所以如此的有耐心,便是因为,他搞不明白胡党之事,扯上于琥也就是了,为什么扯上潭王呢?这跟潭王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更奇怪的是,他总觉得,这里面藏着事,而且矛头就是冲潭王去的,就是要至朱梓于死地。

  “是,罪臣,罪臣说。”

  于琥这话匣子敢要打开,便有一位神色慌张的百户跑了进来。派去拘押到长沙传旨的内侍,在回程的路上被人截杀。

  一十八名锦衣卫,连同被拘押的两名内侍悉数被杀。尸体被巡街的军士发现,报到了指挥司衙门。

  “哦,夜半来了鬼,这是一句话都不让问啊!”

  话间,朱雄英扭头看向于琥,沉声道:“于将军,你信不信,现在放你出去,你肯定看不到明天的日头。”

  请收藏:https://m.dne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