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章 封王争论_附身吕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占据的地盘,别说封王,称帝都可以了。

  至于那些反对的声音,则没人在意,这世上总有些人觉得别人做什么都是错的,反对着吕布,却又心安理得的享受着吕布带来的种种好处,对于这种人,在关中是不怎么受待见的,但吕布在言论方面,只要不是恶意煽动闹事或者诋毁政策方面,对他个人的一些言论,是不怎么放在心上的。

  不遭人妒是庸才,就像当初跟人说的那样,不怕人骂,就怕没人骂,一个社会,如果只有一个声音的话,那才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当然这些人也不能惯着,一些中肯的意见吕布会收集,但一些为了骂而骂的人,抱歉,这辈子富贵、仕途怕是跟你无缘了,别特么跟我提你是什么名士。

  从长安到洛阳,吕布身边从来不缺乏名士,每年都有大量关东名士组团过来开骂,不过通常都很难见到吕布的面。

  虽然还没有正式封王,但吕布势力从上到下,都洋溢着一股莫名的兴奋,某种意义上来说,吕布封王的话,就等于独立于朝廷之外,自成一个体系了,跟着吕布的人,大多数都属于寒门出身,对朝廷的归属感不是太强,加上时逢乱世,这天下大势,这么多年来,汉室的余威也差不多散尽了,许多人心思里,自然有几分成为从龙之臣的打算,以眼下天下大势来看,吕布显然是最有机会问鼎那九五宝座的诸侯。

  洛阳城里,四处热议着这个消息,而作为当事人的吕布,却坐在骠骑大殿里,看着一群为了王号争得面红耳赤的臣子。

  关于该选择哪个王号来命名,这本该是礼部的事情,谁知道杨阜找了几个才学名声挺高的人一起讨论,最后也不知道怎么的,就讨论到他的骠骑大殿里来了。

  有人认为吕布迹于秦地,当以秦为国号,不过很快遭到一群人的口诛笔伐,毕竟吕布封王的王号以后很可能就是国号,会记载在史书上的,而他们这些人,很可能因此而在史书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名留青史,这可是许多文人梦寐以求的事情,而秦与先秦国号重复,最重要的是,始皇帝一统天下,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无论吕布有如何大的功绩,在意义上很难跟始皇帝并列,不免被始皇帝光芒所遮掩,但事实上,到现在为止,吕布做出来的功绩可是一点都不比始皇帝差,甚至接下来建立的朝代,要盖过始皇之威,自然不想因为国号的问题被后人混淆。

  秦之后,便是晋了,毕竟吕布出身并州,将晋定为国号,也算是个中规中矩的选择,但这个王号显然也不能被众人所满意。

  之后甚至有人说长安王或洛阳王的,直接被撵出了大殿。

  看着一帮学者在这里争得面红耳赤,一言不合就是引经据典,没有一定文学底蕴吕布其实挺无聊的,却又

  请收藏:https://m.dne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