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一章:捕虏_犁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春秋时期的国人兵一样,现在是富贵子弟都是当军官,黔首和被解放的奴隶当士兵。

  而这些人在汉军系统中普遍被压榨军功,除了获得一些陈粟烂布的赏赐,就是当一辈子的兵革。哪像在泰山军这里,到处听到见到的都是,这个人表现好,三天当了伍长,那个能力强,当场拔擢。

  总之,泰山军这里的一切都和汉军的环境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一开始,泰山军各营头都喜欢招这种俘兵。因为这些人有战斗经验,一入营立马就可以形成战斗力。

  而反观之前泰山军常吸纳的地方护田兵却常常讲条件,战力也不如这些俘虏兵好,所以各营都在大比例的招收俘口兵,甚至出现了护田兵来报道,都不要的情况。

  这事很快就被张冲制止了。

  他太明白这种事的弊端了。那就是俘虏兵虽然战力强,也愿意跟你干。但因为利益没有捆绑,也没有约束,这些兵一旦遇到败战或者撤退的时候,就会变成逃兵。

  因为你分田说的再好,也还是空头的,毕竟你都没能打到人家家乡去呢。

  但分田兵则不然。他们的利益和泰山军的兴亡仅仅联系。如果泰山军败了,他们在家乡的田土完全没有人保护,如何当得住后面返乡的豪强?所以即便战事困难,这些人也会为了泰山军拼尽全力。

  至于撤退时做了逃兵就更不会。张冲现在还记得,此前在他带兵出长勺的时候,他连夜带兵袭击牟县,夜里走失了一百多人。要是一般的兵,这些人早就逃没影子了,但这些护田兵却仍然能自己找到部队,主动回归建制。

  所以,泰山军中的军队构成,护田兵出身的必然要占有一定的比例。

  不过,张冲也明白。泰山军发展到现阶段,大规模吸纳俘虏兵是一个必然趋势,因为他能更快形成战斗力,也更能应对后面的反击。

  所以张冲就给各营一个指标,那就是每营中,护田兵出身的必须要占到四层,剩下六成留给俘口兵。

  别看这个比例很多,实际上历次俘获的俘口兵都算在这个六成的指标里。所以每一次,各营对要吸纳的俘口战士是非常重视的。

  但正如那魏收打算的,肯定会有很多军吏因为自己手上有血债,担心被清算,就混入队伍中。

  所以就有了魏收见到的一幕,泰山军给每一个俘口登记造册。

  这些俘口在登记后,将会被分为数十个队,然后筛选出军吏和军士两人群。然后由相同编制的俘口相互指认,再由各军吏指认。经过这样的交叉指认后,各俘口的真实情况往往就无所遁形了。

  就这样,魏收在第一波的指认中,就被拆穿了身份。一听到这人就是当年黄巾的总道使,也是后面广宗之变中的卖老弟兄们的叛徒,泰山军们人人义愤填膺,恨不得当成锤死魏收。

  说到底,他们泰山军和黄巾军还是一家人,心还是贴的。

  不是军吏们稳控局势,那魏收也真的就要被锤死了。也就是这个时候,前头突然传染一阵喜气洋洋的欢呼,却是听:

  “赵子龙俘获巨鹿太守郭典,彩!”

  然后就魏收就看到,自家那好明公,就宛若一条老狗一般被一个英气小将给抓拽着衣带,意气风发而来。

  看来,咱们的明公也没能逃出去呀。

  就这样,魏收和郭典交错间,互相看到了眼里的绝望。

  请收藏:https://m.dne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