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六章 大明的皇帝和大明的陈堪_大明国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圣人与我朝太祖以外,说是生而知之似乎有些过于牵强了吧?”

  道衍淡然一笑,没有和朱棣争辩,他问道:“陛下以为,这些人的成就光耀否?”

  朱棣若有所思道:“那自然是光耀万古功炳千秋。”

  道衍颔首:“那陛下以为,什么样的老师能教出他们?”

  “这......”

  朱棣一愣,忽然明白了道衍的意思。

  见朱棣不搭话,道衍淡然道:“陛下可能想出,他们其中任何一位的老师是何人?”

  “想不出来。”

  朱棣老老实实的应了一声,问道:“先生的意思是?”

  “呵呵!”

  道衍轻笑一声,笑道:“陛下是君,为君者,只需学会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地方,自然能成就一番功业,凡事刨根问底,只会舍本逐末。”

  “先生的意思是,不去追究那小混蛋的来历了?”

  道衍抬起头,反问道:“陈堪,普定侯之子,方孝孺之徒,来历清清白白,敢问陛下要怎么追究?”

  “这,我...”

  道衍这句话,瞬间把朱棣问得哑口无言。

  是啊,怎么追究?

  陈堪的来历清清白白,锦衣卫已经将陈堪祖上八代都查了个底朝天。

  难道要把陈堪的脑子切开,看看他的大脑究竟是怎么构成的吗?

  见朱棣面露纠结之色,道衍继续说道:“佛家讲因果,陛下你想要取缔宝钞之事是因,陈堪为你献上宝钞之策是果,结症不在陈堪身上,而是在陛下你的身上啊。”

  “在我的身上?”

  朱棣似有所悟。

  道衍笑道:“可不是就在陛下身上嘛。”

  “还请先生教我。”

  朱棣感觉自己抓到了什么,但又好像什么也没抓到。

  不由得目光灼灼的看着道衍。

  果然,老友永远都不会让他失望。

  道衍笑道:“陛下应该明白,因果之间是有直接的关联的,若是你不在陈堪面前提起取缔宝钞之事,陈堪也不会为您献上此等绝户之策。反过来说,就算没有陈堪为你献策,当你决定要取缔宝钞之时,也会有王堪,李堪,甚至是朱堪为你献上一个最合适的策略。”

  朱棣点了点头,沉声道:“所以,其实问题出在我身上,是吗?”

  “贫僧可没有这么说。”

  见道衍摇头,朱棣脸上又瞬间浮现起一抹不解之色。

  道衍见状,笑道:“陛下,你着相了。”

  朱棣追问道:“先生,此言何解?”

  道衍摇摇头,却是不再说话。

  “先生,我......”

  道衍伸出手,阻止了朱棣接下来的话,笑道:“陛下,你在贫僧这儿耽搁的时间已经够久了,请回吧。”

  朱棣闻言,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也就是道衍了,换成别人敢这么赶他,他早就发飙了。

  心情烦躁的来,一头雾水的走。

  直到回到了皇宫,朱棣依旧在想道衍口中所谓的因果。

  道衍没有和他

  请收藏:https://m.dne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