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章 五十六掉坑_寻梅帘招(gl)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该在哪里停留?

  在泰戈尔的心里吗?

  可这世上又有几个泰戈尔?

  这是一个故事吗?

  原来一个从来只研究镭、钛等物质化学性的学者也能写了一封简简单单,又斯文俊秀的情书。

  很多人都这样想。

  还有一个国外的权威科学家在推特上这样写。

  ——我只听说过基因可以遗传,却不知道罪名还能继承,人类司法的公正性还局限在封建时期的连坐?(我引用的是中国的说法)

  另一个学者那样说。

  ——因为害怕燕子从头上飞过会拉屎,就用弹弓提前射死她,这种做法必然是要受到批判的,何况不是因为害怕前者,而只是单纯从个人道德至高点去批判一个并未犯罪的公民,哪怕私情可理解,也不该成群结队得持续性攻击,司法有尺度,私刑最可怕。

  还有一个学者这样说。

  ——当一些人因为贫穷而偷盗抢劫杀人时,因为贫穷,他们被原谅了,不原谅他们的人是无情的。

  同理,当一个罪人的女儿暴露在大众之下,所有人都说她的父亲有罪,进而她也是有罪的,这会成为真理吗?

  那么,司法量刑还有什么意义。

  当然,很多人可能会说,她的父亲造成了那么多的悲剧,难道她不该为自己的父亲感到羞耻,进而为之承担责任吗?

  是的,这个说法是很正常的,可那取决于她自己,难道一群人还能人手一把刀,逼着她谢罪吗?

  在最公正的司法里,永远只有一个准则——谁犯罪,谁承担。(好吧,写这些,是想表达自己对司法刑罚还有网络社会舆论的一些看法,也许跟一些人三观有冲突,但是我的确是这么想的)

  当然,这些在社会上有名有姓的人都在后面留了一句一样的话。

  ——另外,我们附议,梅是一个对人类科研历史有贡献的人,她虽然不提自己的贡献,我们却不能任由她被不公正对待。

  这些人的推特都选择同一时间发表,并且在社交群体中造成很大反响。

  之前在网上拼命辱骂的人,现在都略有怯怯,不是他们心里不安,不是对梅之鲟有愧,而是单纯欺软怕硬。

  一个甜品屋老板,一个女人,又是那样的出身,该骂!可以骂!

  可现在出面发言的这些人,一个个都立于社会上层。

  他们不是明星,不是富豪,如果他们是,反而有很多人敢反驳。

  可他们不是,他们是在学识涵养上生该被尊重的人,他们的存在才能推动这个社会文明的进步,把握着人类社会基本方向。

  他们的话说出口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七八分的权威跟公信力。

  因为他们的身上都有一个标签——学霸!

  学霸说这个题目是对的。

  学渣能说错的?

  梅之鲟不是一个学霸题,却关乎了司法跟民情,这个话题不小,单纯几句侮辱词语显然不具备

  请收藏:https://m.dne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