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43 网络带来的新生意_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话还是对的,张晨小昭,你们这婚纱厂,和我们印刷厂可不一样,我们印刷厂,人家看重的是设备,厂房只要整洁就可以了,而且,我们都是国内的客户,大家对这个,也没有那么挑剔。

  “瞿姐姐说的很好哦,哥,这婚纱厂,最少也要像现在厂里那样子,客户来了才会满意,有很多欧美的客户,他们还要先验厂再下订单,不一样的。”林淑婉说。

  “那把你现在的搬过来,三堡当婚纱厂呢?”刘立杆问。

  张晨马上就把这想法给否认了,一千多个工人,到了杭城辐条厂,光住都住不下,更别说生产了。

  再建一个工厂来不及,那就看看有没有可以买一个,张晨找来《钱江晚报》,从报纸的分类广告栏里,看到有很多杭城服装厂转让的广告,就打电话过去,但很快就失望了,这些所谓的服装厂转让,都是杭城附近的那些小服装加工厂,有十几二十几台缝纫机的。

  这种加工厂,连自己的厂房都没有,租住在农民的出租屋里,怎么可能符合张晨他们的要求。

  有一家外贸服装厂转让,听上去倒是像模像样的工厂,但电话不是0571,而是宁波的,打电话过去一问,果然是在余姚,张晨认为太远了,不合适。

  “来来,看什么报纸啊,把你们的要求写出来,我去登广告,让人家来找我们。”刘立杆说。

  张晨一听对啊,我们找晴隆的熟练缝纫工时,不是干过这样的事,怎么把这个给忘了。

  张晨赶紧写出了自己的要求,杭城或杭城附近服装厂,要求独门独院,厂房面积三千平方米以上。

  刘立杆拿着张晨的要求,去了《钱江晚报》,要求加急,多付了两百块钱,第二天,广告就出来了。

  广告登出来以后,很快就有电话打进来,有桐庐的,有富阳的,有海宁的,有萧山的,还有一家,居然是永城的,张晨奇怪了,心想,永城还会有什么服装厂,问对方,永城哪家啊?

  有家做梦耐皮衣的你知不知道?

  张晨赶紧说知道知道,是老傅的那家厂吗?

  对方说对。

  “你是老傅?”张晨问。

  对方赶紧说不是,老傅已经不在厂里了。

  这梦耐皮件厂张晨去过,去那里买过皮衣,有一阵子,永城人都跑去那里买皮衣,老板姓傅,原来是永城下面一个镇文化站的文化员,和张晨他们婺剧团,算是同一个系统的,张晨跟着县文化馆和图书馆的几个人,去买皮衣,老傅为人很豪爽,只收了他们一半的钱。

  “怎么,老傅现在不做了?”

  对方问:“你认识老傅?”

  张晨赶紧说,不算认识,我去你们那里买过皮衣,老傅还给我打过折。

  对方“哦”了一声,然后说:“办不下去了,被俄罗斯人坑了。”

  张晨突然就觉得说不下去话了,匆匆把电

  请收藏:https://m.dne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