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4章 奉旨走私_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由榔听完这一番哭诉,感到非常头疼。

  没有粮食就不能收容更多的人口,没有人口就不能扩大生产,更不能通过进攻江浙沿海县城获取得战利品。

  这环环相扣的限制,形成恶性循环,让舟山根本无法快速发展。

  最可怕的是,舟山军大部分人口都在进行低效生产,没有精力去训练战斗技巧和排兵布阵,久而久之就会彻底退化成农民。只要清军恢复两浙水师,舟山军覆灭就在旦夕之间。

  朱由榔一边敲着桌子,一边考虑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武器安南这边有得是,安沛之战和徐闻之战都缴获了一大批武器盔甲,质量一般的都堆在仓库吃灰,重新翻出来运到舟山,凑合凑合也能用。

  主要还是粮食问题难以解决。

  和武器不一样,粮食每天都要吃。舟山军以三万人计,每年要吃八万担粮食以上。

  安南这边粮价是很低,但不可能一直用战舰往舟山输送。这么远的距离,单程运粮很不经济,可能运费比粮价还高。这还没算途中的“漂没”问题。

  大海风云莫测,跨海长途运粮的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状况,正常漂没无法避免。

  靠这个时代的监督手段,无法得知是正常损失,还是被船长半路靠岸偷偷卖掉了。只要有这个漏洞存在,很快就会被利用,最后变成制度性贪污腐败。

  最后肆意漂没的腐败份子得势,没有漂没的正直人士反而被攻击打倒。

  当年登州往东江镇运粮路程近得多,也就一个渤海湾的距离,“漂没”就高达三成,甚至五成。

  朱由检明知里面肯定有鬼,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因为他无法知道到底是真漂没,还是被运粮官私吞。

  朱由榔觉得跨海长途运粮一定要做成生意,否则三万舟山军人吃马嚼,加上漂没,每年要支出二三十万两。什么事都没干,光运粮一项就把自己的家底榨干了。

  沉思良久,他终于想到一个不知可不可行的计划。

  “朕可以给舟山拨三千套各式盔甲,两万件刀剑和五千担粮食应急,此外还有三万两本钱。”

  “卑职代先生谢陛下隆恩,”舟山使者听到这么大笔物资,喜出望外,立即跪下道谢。接着又疑惑问道:“三万两本钱,是准备用来干什么的呢?”

  “当然是走私。”朱由榔一脸大义凛然,丝毫没有觉得不好意思。

  “舟山离杭州、湖州这么近,地理条件这么好,怎么能白白浪费呢?张尚书可以暗中联络一些江南士绅,实在不行贿赂几个县官、知府,拿这笔钱在湖州、杭州收购生丝、丝绸、瓷器和药材。我会在安南安排一些商人,每月运粮到舟山和你们交易。走私的利润,应该够你们吃饭了。”

  “贿赂?走……走私?”

  朱由榔哈哈大笑,宽慰对方道:“奉旨贿赂无罪,奉旨走私更

  请收藏:https://m.dne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