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4章 航海条例_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威尼斯商人》是我最喜欢的戏剧,每次回伦敦我都要看一次。”

  “莎士比亚谁不知道呢?大明国很多成年男子都知道。”

  “上帝啊,大明真是个文明的国度,人人都喜欢戏剧……”

  亨利·戴克斯不由得惊叹起来,即使在大不列颠,也不是每个成年男子都可以去剧院观赏戏剧的。

  “呵呵,那是当然,大明人连驾马车都很文明。”

  有了合约保障,亨利·戴克斯基本同意借款计划,并表示很有信心说服整个使团签字。

  高额利息令人心痛,他决定避免这种困境再度发生。

  “陛下,安南这边到底急需什么货物呢?我们下次一定运来,这样就不会再度发生不愉快的状况了。”

  “哪有不愉快,我们不是合作得很愉快吗?”

  朱由榔提醒对方,商业借贷不是一种对抗,而是合作共赢。一方获得利息,另一方取得发大财的机会,各取所需,没有任何不愉快。

  “我们需要最新式的燧发枪、硝石、火药,三磅或六磅的新式野战炮。”

  他一口气列举了一大批军需物资,其中硝石和火药是需要长期进口的。

  随着明军火铳部队的比例越来越高,靠上山挖蝙蝠洞,下乡刮厕所已经不能满足训练和作战需求。必须长期进口硝石和火药补充,否则难以扩大战争规模。

  “哦,还有船,远洋海船,越大越好,”朱由榔补充道。

  “这些东西都要经过股东会批准才能出售,”亨利·戴克斯想了想又道:“我国远洋海船也很紧缺,有《航海条例》制约,股东们很难同意出售的远洋商船。”

  “什么是《航海条例》?查理国王这么快就颁布新法律了吗?”

  “陛下误会了,《航海条例》是护国公克伦威尔所颁布,现在依然有效。”

  亨利·戴克斯接着详细解释了该条法律:凡从亚洲、非洲、美洲运往英国、爱尔兰以及英属领地的货物,必须由英属船只或英属领地船只运送。

  也就是说,想运货物回英国,必须自己拥有或租用英国船。否则全部进口货物,连同其全部船具和枪炮一并没收……

  据说这条法律相当严格,不少偷摸蒙混进伦敦靠港的船舶被没收,很多富翁因此倾家荡产。

  在这种形势下,确实没有多少英国人会卖船。就算有,也很贵。

  “哦……”

  不能买船让朱由榔有些失望,不过《航海条例》引起他强烈兴趣,盖过了这种失望。

  这是通过法律促进本国产业的典型案例。从英国后续的造船业发展来看,确实很有效。

  造船业是朱由榔重点关注的行业之一,比研制燧发枪还要重视。清军富有全国,靠陆军一点点平推,一个省一个省收复是很困难的,必须有一支强大的舰队才能以己之长,击彼之短。

  单纯从成本考虑,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从战争角度则刚刚相反。买只能解决一时,一旦发生大规模海战,战舰损伤、损失就不能避免。只有自己能造出又大又好的船,才能不断升级造船和航海技术,称霸一世。

  所以想要称霸海洋,造船业一定要自主发展。

  请收藏:https://m.dne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