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7章 山寨青花_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江起龙那家伙流放个旧,没有卖回给栗养志,是故意为之,就为了给吴可信制造升官的机会。此时“奸计”得逞,大家都很畅快。

  在坐都是高级大臣和将领,御前会议连亲兵都不能参加,与会者级别都很高,谈起徐闻两个特别派遣员,不算违反保密规定。

  “吴可信现在也是朝廷命官,朕亲自委任的,大家就不要调侃了,”朱由榔笑着制止了这些人,再次提醒他们,在徐闻遂溪一带的一切行动都要谨慎,戏要做足,不能让内应暴露。

  朱由榔又向郭之奇看过去,问起本地的几个新瓷窑。却见对方缓缓摇头,脸色沉重。

  “有什么问题,出事了?”朱由榔的心紧张起来。

  “建窑很顺利,可烧出的瓷器质量依然不行,比景德镇出产的瓷器差很多。”

  郭之奇自从承接火铳生产失败,又揽起监造瓷窑的活,看起来对产出不太满意。

  “慢慢来,坚持改良,总能成功的。景德镇千年瓷都,哪有这么容易撼动,”朱由榔宽慰了几句,又想到身为皇帝还要带头山寨,不由得有些感慨,“舟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稳定供货……”

  中国瓷器闻名世界,又以江西景德镇青花瓷品质最高,最受欢迎。

  此外,福建德化、湖南醴陵、成都龙泉都能做出高端精品。可惜这些地方要么在清军手里,要么处于四川内陆,货船无法突破清军封锁运出来。

  产瓷第二梯队就很多了,比如说潮州、佛山、唐山都可以生产,安南本地自产的青花瓷也还算可以。

  几百年来,南洋对中国瓷器需求量一直很大,供不应求。为了迎合市场,安南在元末就开始仿制青花瓷。

  后来明成祖朱棣设立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又派出大量优秀工匠师傅到安南,传授陶瓷制作技术,培养出不少工艺家。

  近二十年国内到处战乱,国内瓷器重镇均遭到破坏,生产一度中断,被江西瓷打得一蹶不振的安南窑重新崛起,填补了部分中低端市场。

  其中又数海阳一带生产的青花瓷品质最高。和景德镇富丽堂皇的不同,安南瓷婉约收敛,也有自己的风格。

  少部分品质高的,已经被荷兰人用来假冒景德镇出品,以假乱真,销往欧罗巴。

  可以说安南瓷“山寨”中国瓷,还是比较成功的。

  志灵和海阳仅一江之隔,本地就有瓷窑,工匠很不少。最近朱由榔下令投入巨资,到海阳招募高端工匠和彩绘工艺家,又在志灵城外挖建新窑,加大产量。

  唉!早知把海阳一起要过来,就不用那么麻烦了。当初郑柞坚持以白藤江为界,估计就想保住海阳这个瓷业基地。

  活人不能被尿憋死,舟山货不来,只能花钱扩大志灵县产能,用志灵瓷顶一顶。

  “恕老臣直言,安南瓷还是差不少。他们不是用瓷土烧制,而是江边粘土,胎质灰白,敲之声钝,更不通透。”

  郭子奇一边摇头,一边发出鄙视之评语。他是潮州七贤之一,以前府上往来无白丁,鉴赏眼光犀利,自然是看不上这种中低端货色。

  请收藏:https://m.dne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