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1章 进攻合浦_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旧,有些木桩已经接近腐朽,完全起不到应有的防御作用;而有一些则是崭新的,看上去钉入地下的时间并不算很长。

  “这些木桩钉进地下的时间明显不同啊,”抓住一个机会,朱由榔指着那些有新有旧的梅花桩询问陈上川:“看上去前后能差上好多年吧?”

  “陛下说得不错。”

  陈上川对这里的情况很清楚,他告诉朱由榔,他们前几年多次来袭扰合浦,如果有一段时间没来,那肯定是去袭扰钦州、琼州或者雷州。

  无论是在合浦还是在钦州城下,两广义军每次都会给城外的梅花桩阵地造成一些破坏。

  邓耀和杨彦迪等将领都很清楚,如果每次来都仅仅劫掠一些财物和人口,整支军队很快会退化为海贼。

  尝试攻打城池一来是利用袭扰的机会锻炼士卒,二来可以提醒儿郎们,他们还是大明的官兵,没有放弃收复领土的努力。

  每次两广义军走后,清军就会巡察城下的梅花桩,在被破坏的缺口上补上新的,所以木桩就有新有旧。

  那些陈旧腐朽的木桩清军也懒得刨出来更换,因为他们习惯了邓耀等人的一贯作风,知道对方不会真的强攻城池。

  朱由榔看到,在明军进行攻城演练的时候,城上清军也在进行防御演练。明军破坏防御工事时,城头的清军就用火器和弓箭干扰。

  不过明军并不是真的想强行攻城,所以很注意对士兵的保护,更不会为了破坏工事而冒险,所以队形安排得非常松散。同样,防守者也没指望能杀伤多少明军,主要目的是为了锻炼新兵。

  清军的骚扰射击没什么效果,攻城战持续了两天,明军只砍断了几十根桩子,付出了几个人负伤的代价而已。

  从张献忠时代开始,西营就很重视攻城技术,李定国、刘文秀二人作为张献忠义子转战天下,对攻城技术很重视。

  明军城前拔木桩,营后造云梯,虽然不打算真正攻城,但整个营地一片忙碌。

  在距离城墙不远的地方,明军布置了一个环形阵地,然后开始挖掘地道,随着地道中的土不断运出,阵地外很快堆起一个土丘。。

  “这是穴攻开始前的必备。入口不能距离城墙太远,不然地道会太长,挖掘起来费时费力,让挖掘时间大大增加。”

  吴三省领着朱由榔查看阵地,同时讲解这二十年总结出来的攻城经验。

  这些经验大多数都是西营和崇祯朝时期的明军作战时积累下来的,现在却要向永历皇帝传授,吴三省不免有些尴尬。

  曾经他也怀疑过,改旗易帜为官兵,是否有背叛大西之嫌。

  不过自从跟随朱由榔转战,这两年他已经完全将这种疑虑抛诸脑后——如果崇祯皇帝也像陛下一样仁德爱民,怎么还会有人大逆不道地造反呢?

  吴三省很快调整了心态,现在他已是皇帝麾下的正二品总兵官,把所学之经验用来打鞑子,天经地义。

  “这个环形阵地是为了掩护下面的工兵。按说合浦守军不会出来攻打,不过我们不可不防,万一被他们偷袭得手,下面的士兵就要被活埋了。”

  请收藏:https://m.dne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