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章 粮食_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的寨子一个个铲除。最后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危险的境地。

  “难道就没有办法对付他们了?”许明问道。

  “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改土归流,让流官代替土司管理州府,并且持续迁入汉人。当汉人多于少民,那么这个州府就彻底稳定了。”

  沐天波喝了口车里茶,怅然叹道:“这个办法的确很有效,但需要循序渐进,花费的时间以十年计。

  沐家自洪武朝开始经营云南,两百多年来一直坚持改土归流,也只过将昆明及附近几个州府纳入朝廷治下而已。”

  许明直听得心里直叫苦。两百年?明军连两年都未必等得起。再过两百年,就不是打清军,而是打八国联军了。

  所以还是要让各地明军尽快恢复生产,自己种出粮食来,才是长久之计。

  怎样才能在土地和人力都有限的情况下,种出更多粮食?自己不是农科员,也搞不出化肥,怎么办呢?

  许明询问了滇西南各府田亩数量、产出和税赋的详细情况。他惊讶地发现,沐天波简直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无论山川地理、风土人情,还是田亩税赋、制度律法,他都了解得一清二楚。

  果然是镇守云南两百多年,世代承袭的沐王府,并非浪得虚名。

  沐天波对皇帝近来的改变,感到非常惊讶和欣慰。如果皇帝能早几年像这样发奋图治,也许局势就不会那么差了。

  两人讨论了良久,随着许明对明朝土地制度的深入了解,他开始找到了一些头绪。

  沉思一阵后,他想出了一个大致方案,顿时眉头舒展开来。

  “陛下莫非已有良策?”

  许明脸上露出一丝诡秘而又得意的表情,笑道:“种地固然重要,但在种地之前,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他卖了个关子,没有继续说下去。

  接着他委托沐天波到丽江跑一趟,办两件事。

  第一件,找丽江鹤庆一带的土司谈谈,或征或买或借,无论如何都要帮马宝筹到足够粮草,至少撑过上半年。

  如果失去了丽江、鹤庆,明军将和冯双礼彻底失去联系的可能。冯双礼降清,又会进一步失去和四川李自成余部——夔东十三家战略协同的可能。

  “陛下还是更偏心马宝这样的从龙旧部啊,一定办好这趟差事!”沐天波暗暗下定决心。

  第二件,是到了丽江之后,找熟悉道路的人,送一封信给建昌的冯双礼。

  沐天波欲言而又止,似乎想要劝谏。

  许明告诉他信的内容是和李定国共同研究,一致同意的,才将他疑虑打消。

  信里除了简单介绍刚取得的大捷外,他还以大明皇帝的身份,希望冯双礼不要投降,如果实在坚持不住,可以撤往成都,甚至是毕节。

  总而言之,在滇蜀一带保持一股明军力量,对将来明军反攻昆明很重要。

  冯双礼是西营早期的五军都督之一,威望很高。秦王孙可望叛变后,他被李定国认为是秦系将领,一度受到排挤。因此冯、李之间关系并不太友好。

  这次永昌会议,冯双礼并没有派使者来参加,也许是因为太远还没收到消息,也有可能是因为已经心灰意冷,正在考虑投降。

  许明成功说服了李定国,暂时放下恩怨,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清。毕竟磨盘山那样的绝境,大家都不想再面对了。

  能彻底打消冯双礼投降的念头最好,即使不行,能延缓个半年也是好的。

  请收藏:https://m.dne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