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章 归附_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莽白留下的缅军投降后,许明发现自己身边到处都是俘虏。

  磨盘山俘虏一千多,蛮莫俘虏五千多,缅军俘虏三万多,数量远远超过了天威营和三宣土司联军。

  特别是莽白留下的俘虏,规模大建制完整,不能妥善安置的话,就是一个巨大的定时炸弹,随时有被反噬明军的危险。

  白文选及时派使者前来联络,告诉许明妙当不但有不少明军,粮食还很充足。几个将领讨论后,决定将俘虏先带到妙当,再做甄别处理。

  白文选是沙场老将,刘文秀病死,孙可望叛逃后,他的地位仅在李定国之下,经验丰富,处理俘虏很有心得。

  他将缅军俘虏里所有军官都挑了出来,单独关押审问。这些军官掌握着大量有用的情报,值得花心思去审问。

  军官和士兵不能互相接触,原有的组织体系也会被彻底破坏,这样他们想要造反,就会很困难。

  普通士兵也全部打散,特别是老乡之间更不能聚集在同一个营房。每五十人编成一个俘虏队,挑选一个普通士兵作为队长,维持基本的秩序,对付俘虏里的刺头。

  这些俘虏队长既没有威望,和手下的人也不是同乡,只能听命于明军,成为明军的狗腿子。

  他还为各种个俘虏队安排了很多任务,包括建码头,盖仓库,修望楼,挖壕沟,垒碉堡,实在没事干的,就找个地方挖坑,再让另一个俘虏队填坑。

  总而言之,每个人都不能闲着,要有事干。

  白文选还规定俘虏每天只吃一顿,每顿半碗米饭,让他们时刻处于饥饿当中。

  许明觉得这样太不人道,提出俘虏也有人权,每天只吃半碗饭实在太惨了。

  白文选觉得皇帝还是没有改掉太过仁慈的毛病,但俘虏都是许明抓的,他也没有立场去反驳。

  最后这项规定改为表现积极,服从指挥的俘虏队可以提高伙食待遇,增加到每日两顿,每顿半碗。表现特别优秀的俘虏队,每顿还能获得一些咸鱼、咸菜之类的小菜。

  在食物的激励下,妙当很快就成了一个大工地,里里外外干得热火朝天。

  孟拱、孟密以及木邦的大小土司们,看到到明军半年内连打了几场大胜仗,都觉得明朝武德依旧充沛,可以在西南站稳脚跟。

  他们或派使者,或亲自来到妙当,拿出神宗,英宗,甚至成祖授发的印信,表示从来没有忘记过身为大明臣子的身份,愿意重新归附朝廷。

  这么多年来,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日子过得太苦了,请皇帝千万不要拒绝。

  许明亲切接见了这些土司,进行了友好交流。

  看到妙当明军兵强马壮,孟密土司还提出让朝廷派出官吏,接手当地的宝井。缅军撤退后,缅方官吏连夜逃跑,现在没有人在井边上收税,他觉得很不踏实。

  孟密原属木邦宣慰司管辖,盛产各

  请收藏:https://m.dne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