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一章 火龙烧仓_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醒手下:“记住,敌军在八十步以外朝天打,八十步以内狠狠打。僵持,懂吧?僵持到天亮,别把他们提前打崩了。”

  随着各城门佯攻的明军撤离,绿营守军也得以抽出防御力量,陆续向东城增援。可此时明军已经在各路口都已摆好路障。明军人手一把交铳,火力猛得吓人,他们根本不可能冲得过去。

  吴可信放弃了冲锋,开始在一百五十步外同样设置路障,和明军隔空对峙。

  “你们不是擅守吗?老子和你们玩到底。火铳谁没有似的,老子在登州时,也是个快枪手。耗到天亮,我们就赢了。”

  朱由榔接到报告,东城全部被明军控制,城内清军也放弃反击,转为沿街防守。知道事情成功大半,他彻底放下心来,下令后方部队搬运仓库里的银两和食糖。

  近万担赤砂糖、白糖要赶在天亮前全部运出城,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除了控制各路口和城墙的部队不能动,平均每个士兵要运十担货物。

  时间紧,任务重,必须争分夺秒。

  明军也开始在大街小巷大喊口令:“官兵进城,刀剑无眼,良民躲在家里不要出来……”

  老管家非常贴心,在仓库区内放了几十辆独轮车、手推车、平板大车,连挽马都拴在附近的马厩里,吃得饱饱的,套上车就可以拉货走。

  东、南、北大段城墙被明军所控制,没有制高点,清军在黑夜中根本看不清东城方向的情况。东城本来就是大量存放食糖的仓库区,普通百姓不允许附近居住。

  有窗户面向东城的百姓人家,听到枪声响起,也都躲在床底下瑟瑟发抖,谁也不敢打开窗户乱看。

  百姓们只听到窗外有大量部队来回奔袭的脚步声,挽马嘶叫声,此起彼伏的枪声,痛苦的嚎叫声,叫骂声和车轮滚过路面的声音交缠在一起传来,根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到底是哪边胜,哪边败。

  朱由榔早就在东城外修了一个临时大营,表面上看是住人的营帐,实际内部可以存放大量货物。只要东西出了城,后面向海安埠转运就好办了。

  有了几十辆大车的帮助,货物运输的速度很快。老管家也趁乱出城,蒙着脸站在朱由榔身边帮忙清点货物数量。

  看着运出城的食糖数量越来越多,老管家心里越来越高兴,这一晚辛苦折腾总算没有白费。事情都解决了,除了清廷和大户,谁都没有损失。

  按照事先定好的规则,无论赤砂糖还是白糖,通通按六两一担折算。只要超过八千担,八万两总军费就够了。如果再多一些,李忠良手里还能剩下银子。

  寅时三刻,最后一批货运抵城东大营。老管家粗略算了一下,总计八千五百多担,比预计少了一些。考虑到路上损毁,也差不多了。

  朱由榔大笔一挥,在账单上写上九千担整几个大字,解释道:“还留了一些在各个仓库,全都搬完,烧起来不太像,太假了。你们救火够快的话,兴许还能看到一些赤砂糖烧焦的痕迹。”

  老管家的眼睛有些湿润,连忙谢过,暗想:“陛下真是好领导,情愿自己少赚一点,也要保护好手下的兄弟。”

  朱由榔使使眼色,手下侍卫立即奉上一个木盘,上面放着一个小包裹。

  老管家打开包裹一看,里面竟然是一大堆金叶子,在火光下黄澄一片,闪闪发亮。他张大了嘴巴,大惑不解:“陛下,这是……这是?”

  “朕讲究有功必赏,这是给李忠良发的奖金,八十两黄金。银子在家里太扎眼,不好存放,所以朕都折算成黄金。你代他收下吧。”

  老管家跪倒在地,高呼:“老奴代家主谢陛下恩赏,陛下万岁。”

  朱由榔哈哈大笑,向身边的作战参谋发出命令:“放火烧仓,撤退!”

  请收藏:https://m.dne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