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8章 486,公平与不公_四合院:开心的何雨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厂长处理这批东西,估计就是大家一人分一斤,其他全部被杨厂长拿去做人情了。

  但稍微有点风吹草动,那些享受公平的的普通人只会选择旁观,选择跟风。而跟风的,就是那些基层管理者,就是那些技术好的能人。

  不论哪个年头,商业渠道就是一切。关外那边好东西也多,而娄小娥那个娘们也是见不得好东西,看到什么都想收。

  动物,植物,还有皮草。

  所以娄小娥跟关外那些厂子,合作的很是愉快。何雨柱作为中间人,自然也是混的风生水起。

  摊到每个人头上也就一人两三斤的样子,但这玩意也不可能每个人平摊,基本上在组长以上就被平分了。

  就比如家具厂,何雨柱这边的桌子基本上就是木板拼凑,但关外那些厂子,动不动就是整板,这玩意怎么也比不了。

  自然是花钱买的,但就是这样,那些有资格分米的,也是乐得跟什么似的。

  而且关外也有自己的港口,能直接到港岛,这在运输成本上比四九城这边还低。

  但这种事怎么说呢,做生意做到娄小娥这個份上,“避嫌”这个事是必须的事情。

  范蠡是生意人供奉的祖师爷,但十个做大生意的,九个想做的却是吕不韦。而现在这种事情,肯定是不允许的。

  因为杨厂长选择的公平,并不是绝对公平,他自己就站在特权的那一档。然后所有人才是另一档,这种公平自然让大家感觉不公平。

  说实话,这个跟何雨柱以苟为主的生活准则是矛盾的。但没办法,谁让娄小娥动不动拿何晓说事呢?让何雨柱给他儿子跑跑腿,冒点风险,何雨柱能咋地?

  所以何雨柱作为工具人,也就替娄小娥办起了这些事情。

  反而像李主任这样,就顾着一个厂子里的骨干,让这些骨干们享有一点不同于普通工人的特权,那么这些人自然就对李主任归心了。

  都是场面上干场面事,有些事儿哪怕知道不对,也是要办。

  但要说何雨柱的真本事,也就管理这种小厂子,真要把他推上轧钢厂主任或者副主任,估计还不如杨李二人。

  出身不同,眼界就是不同。

  也就是说,何雨柱混来混去,混成了跟李主任一样的玩意。

  吃吃喝喝,迎来送往,牵线搭桥,

  这些事该干的都得干,不干就有点得罪人了。

  比如去年年底,关外那边就特批给轧钢厂发了十几吨大米。

  李主任有他岳父那么一个大靠山耳濡目染,自然知道抓厂子就得抓架构。

  而杨厂长出身基层,一步一步的爬了上来,却是忽略了中底层管理者对于管理的重要性,也忽略了人性的恶能恶到什么程度。书上说的是“不患贫唯患不均”,但绝大多数时候,这个“均”才会造成最大的不满。

  大家只会记着杨厂长拿走的那一大半,而不会看到手里分的那几斤。

  没有选择之前,大家都会隐忍。

  不会像李主任这样,哪怕再讨厌何雨柱,可就是因为何雨柱有用,便还是见面笑嘻嘻的,还是包容着何雨柱。

  也就因为此,哪怕何雨柱防着李主任,却还是拒绝不了李主任借着他跟关外那帮人拉关系的事情。

  请收藏:https://m.dne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