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8章 盗亦有道_成语故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指盗贼也有他们的那一套道理。现指坏人也有自己的准则。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即使是看似邪恶的人或群体,也可能有着自己的道德和规矩。它教导我们要用理解和尊重的眼光去看待他人,不要轻易地将人划分为好与坏,而是要去发掘每个人背后的故事和信仰。同时,“盗亦有道”也警示我们,在追求利益和目标的过程中,不能失去对道德的坚守和对人性的尊重。我们应该在追求成功的同时,保持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社会的责任。

  139然获读书

  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个名叫琅琊的小村庄,被茂密的竹林和潺潺的溪水环绕。村中有个少年名叫然获,他生于书香门第,自幼便对书籍有着浓厚的兴趣。然获的父亲是个博学多才的文人,收藏了无数的古籍珍本。然而,父亲对然获的教育方式却十分独特,他从不强迫然获读书,而是任由他自由探索、自然成长。

  然获十岁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父亲的书房中发现了一本尘封已久的古籍,书名叫做《天地秘录》。这本书的封面古朴典雅,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然获好奇心起,忍不住打开书页,却发现自己完全无法理解书中的内容,那些文字似乎蕴含着深不可测的奥秘。

  然获不甘心就此放弃,他开始刻苦钻研文字,每日里除了帮父亲打理家务外,便是埋头苦读。他研读经史子集,涉猎天文地理,无所不包。然而,每当他试图打开《天地秘录》时,总是感到头脑一片混沌,仿佛那些文字是另一个世界的语言。

  日子一天天过去,然获的学问日益精进,但他对《天地秘录》的渴望也愈发强烈。有一天,他在村口的古树下遇到了一位游历四方的智者。智者听闻然获的困惑后,微笑着告诉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然获啊,你需明白,真正的读书不仅仅是积累知识,更是心灵的修行。当你心中无欲无求,纯净如水时,那些深奥的文字自然会向你敞开它们的大门。”

  然获听后如梦初醒,他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太过执着于解开《天地秘录》的奥秘,而忽略了读书本身的乐趣。他决定放下心中的执念,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去读书。

  从此,然获不再急于求成,而是静下心来,一字一句地品味书中的智慧。他的心灵逐渐变得清澈透明,仿佛能够洞察世间万物的本质。当他再次打开《天地秘录》时,那些曾经晦涩难懂的文字竟然变得清晰易懂,书中所蕴含的宇宙奥秘和智慧一一展现在他的眼前。

  然获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他的心灵在书海中遨游,领略着不同世界的精彩。他读到了天地的奥秘,读到了人性的善恶,读到了历史的沧桑,读到了未来的希望。他的心灵在读书的过程中得到了升华,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多年后,然获成为了一位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大儒。他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整理成一部着作,名为《然获读书录》,用以传授后人读书的智慧。他在书中写道:“读书如同品茶,需慢慢品味,方能领略其中的韵味。当我们放下心中的执念,以平和的心态去读书时,那些文字便会如同清泉般流淌进我们的心灵,滋润我们的灵魂。”

  “然获读书”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读书不仅是一种积累知识的手段,更是一种心灵的修行。当我们以纯净的心态去读书时,便能够领略到书中的无穷智慧,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不要过于执着于结果,而忽略了读书本身带来的乐趣和成长。

  请收藏:https://m.dne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