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81章 无可救药_篮球之黄金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86年12月,股票成为圣诞袜里的礼物,让很多忠实的凯尔特人球迷尝到了当家做主的滋味。

  尽管代价是短短一周时间内,将近四分之一的股票资产缩水,以及凯尔特人在12月末的连续失利。

  但凯尔特人球迷依旧非常快乐,他们认为伯德、帕里什、麦克海尔、DJ、安吉仍然处于巅峰状态。

  人们有一种感觉,凯尔特人会在1987年一雪前耻,重夺总冠军,并在接下来几年继续统治联盟,就和1960年代一样。

  而且这一次和1960年代不同,他们有钱了,非常有钱。

  但伤病很快让这支球队遭受了损失,马奎斯-约翰逊因为脖子的伤病,新赛季只打了十场就高挂免战牌。

  另外一位老将斯科特-魏德曼脚跟受伤,只打了六场比赛,这让凯尔特人原本厚实的锋线一下子有些捉襟见肘。

  后来凯文-麦克海尔也受伤了,他的脚舟骨骨折,但他坚持比赛,这让他良好的状态受到了影响。

  在这里不得不提起1986年的2号签,这原本是凯尔特人从亨德森的交易中得到的报酬,是一次经典的“奥尔巴赫式打劫”。

  不过在马奎斯-约翰逊的交易中它被送去了快船,这一度让奥尔巴赫非常懊恼,他原本可以用这支签拿下拜亚斯。

  拜亚斯的死让人心惊,也并没有让错过2号签的奥尔巴赫好受一些,因为这样一个天才的死亡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是联盟的巨大损失。

  奥尔巴赫并不认为凯尔特人躲过一劫,相反他感到迷惘,混乱,不知所措,对当下的局势一头雾水,心想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

  奥尔巴赫对财大气粗的大鳄式老板,代表球员进行谈判的经纪人,特立独行不听指挥的球员,越来越夸张的长期合同,无处不在的球员工会,以及工资帽、赛场增加一名裁判、三分球、过度依赖视频执教、眼花缭乱的市场营销,还有原本只有3名成员的凯尔特人办公室人数爆炸增长到25人等等等等,都感到茫然。

  1986年总决赛的失败像是一个预兆,各方面明明完美无缺的凯尔特人还是倒在了年轻,看似到处都是漏洞的波特兰开拓者手下。

  那一刻奥尔巴赫可能预感到了什么,他开始和球队保持距离,对球队的各种事务持中立态度,而不是像过去专断独行,这完全不是他的风格。

  显然,随着1986年的大溃败,奥尔巴赫灵魂中的一部分被带走,并且再也不会回来,这是一场惨痛的失利。

  而到了1987年,马奎斯-约翰逊15个月大的儿子在洛杉矶家中的泳池中意外溺亡,这一悲剧让马奎斯-约翰逊彻底崩溃,他无法再全情投入到争夺冠军的比赛当中。

  他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同时预示着凯尔特人一系列厄运

  请收藏:https://m.dne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