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章 ,色彩静物,型不准_重生大画家,有系统就是任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学们隐约记得,姜哲的画很少被当做范画讲解,心中的滋味难以描述。

  尹老师的讲解还在继续:“这位同学准备了擦笔布,这是个好习惯。有的同学呢,用的是海绵,用来吸走笔上多余水份。

  擦笔布还有很多的运用。

  我给大家一个建议。笔上的颜色用完,不要急着涮笔。你试着用擦笔布把多余颜色吸走,就用残留着少量颜色的笔继续去调色,也许,就能调出伱需要的颜色……”

  同学们将信将疑。

  姜哲听到这番话,感觉如此熟悉。他用的方法,就是从尹老师这里学来。

  尹老师把画板还给姜哲。

  学生们各自回到自己位置。

  一些人会时不时的吧目光投向继续作画的姜哲。

  学画的过程中,学生之间难免会有竞争和比较。受到老师表扬或者指出优点的作品,格外吸引别人的注意。

  这也是众人一起学画的优势,可以尽快学到别人的优点。

  部分有心人慢慢发现,姜哲的用笔和画面效果,与以前有了很明显的变化。

  他在铺色时,部分色彩已经盖住了轮廓线,却不受影响的开始刻画,很快在画面上分出层次,与周围一些同学相比,非常亮眼。

  学画的过程中,经常发生没道理可讲的事情,比如,某人突然想明白一个问题,或者意识有了改变,绘画水平会突然提高。

  看着水平不如自己的同学突然有了提高,这一过程还无法复制,心里是什么滋味?

  姜哲知道会有人关注自己。他按照自己的节奏,背光的地方调整成偏暖色调,让整幅画变得明亮。

  他有这种改变,除了了解尹老师的教学,更重要的因素来自系统礼包。

  礼包中有一位画家,喜欢明亮和出人意料的色彩,用笔触和色彩的衔接来体现的结构。虽然没有刻意的去表现明暗交界,但已经能让人通过色彩,感觉到光和物体质感。

  姜哲喜欢这种画风,在练习中大胆应用,收效甚好。

  尹老师第二次走到姜哲旁边,眼睛一亮,再次拿起姜哲的画:“同学们,看这幅画的色彩层次,处理的非常好。

  最纯的色彩是橘子,其他水果和瓷器其次,衬布最灰,每个物体的色彩有呼应。

  原本的橘子偏红,但到画面上变成橘黄,让色调更协调,这就是设计色调。很多同学的画面缺少色彩纯度的层次设计。”

  他把画板递给姜哲,进行单独指点。“你点高光的时候,用笔不要拖泥带水。用好高光的形状,大小,明都,能更好的表现瓷器釉子的质感。”

  “谢谢,尹老师。”

  林主任在尹老师讲课的时候,有事离开。

  他回到画室,恰好听到尹老师的后半段话,过来看了看姜哲的作品。

  “姜哲画的不错,今天找到感觉了。”

  这时,更多的学生完成习作,主动请老师帮忙找问题。

  尹老师也不厌其烦的挨个指点。

  他在评价作品的时候,因为需要思考,会不自觉的使用有个人风格的口头语。

  比如,他觉得画可以,还说的过去,通常就会说一个“行”或者“嗯”。

  赵志拿着作品等了一会,终于等到位置。

  他先向尹老师展示作品,诉说自己作画时的考虑,然后询问自己作品的色调该怎么调整。

  尹老师默默的听完,视线没离开作品,迟缓憋出两个字:“……行……行……”

  赵志心中一喜。

  可是,尹老师的话没说完:“……形不准。”

  感谢书友读者的推荐票与支持。

  求追读。

  请收藏:https://m.dne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