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章 三王建制(上)_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号,则让众臣争议良久,最后干脆翻起族谱

  宰相杜让能认为李业是嗣濮王之后,而嗣濮王嫡系早已失爵,干脆就以旁系继之,加授濮王。

  而宰相崔安潜、侍郎刘崇望等人则以为,既然向上追溯,也应该直接算到魏王李泰一系,理当继承魏王之爵才是。

  尚书右仆射孔纬则主张,既然是因功而封,也就无继承之理,干脆指地为号,唤作凉王或者肃王即可。

  最终,能够拍板决定的杨复恭,在手下幕僚建议后,上书建议以凉王封。

  这看似只是无聊的封号争议,顶多就是一个字的功夫,但背后意味却很重要。

  简单来说,就是关乎李业和皇室的关系。

  如果真的以濮王,或者魏王,甚至是有人提出,但很快被否决的秦王封下,那对外很容易产生一些不好的信号与理解。

  同样出于这个原因,李克用也没有如历史上被封为晋王,而是代王。

  大致原因,恐怕还是时间不同,历史上李克用封晋王时,唐廷已经离死只剩一脚了。

  而现在的唐廷,虽然同样山穷水尽,无有多少生路,但起码还能在藩镇间玩玩权衡。

  说起来,这个资本还是李业给的,如果没有李业,朱玫之乱,不会在短短半年就平息,还让朝廷得以用相对体面的姿态结束闹剧。

  在李业自己的实力还没有稳固下来之前,他并不希望朝廷马上完蛋。

  当然,强大起来也不好

  半死不活的朝廷,才是好朝廷

  最后,在光启二年到来的年终大朝会上,天子李儇,在大殿之上,钦封三人为王。

  郡王和亲王,虽然看似只少了两个字,却意味着唐王朝,从此,真正的走到了山穷水尽之时。

  因为受封为一字亲王,所统治的辖地政权,就真正变成了政治合法性的私产。

  比如五代十国中的十国政权,其实许多都没有称帝(比如钱缪的吴越王,王建的蜀王),而只是王爵,甚至他们的王爵还是唐廷册封的。

  但从这一刻起,他们就正式地被看做为一个割据政权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在此之前,虽然也有节度使,但节度使理论上,依旧只是朝廷官员的差遣,属于“官吏”的范畴内。

  也就是说,从此之后,三镇半独立的地位就此确立下来

  与此同时,还得到封赏的其他诸侯,也因此在政治合法性上,拥有更多余地,比如朱全忠,明明没有直接参与对朱玫的战争,但还是成为了除三人以外的最大获益者。

  既趁机兼并了周岌,又得到郡王加衔,扩张稳定之后,半个河南握在手里,实力丝毫不下于王重荣。

  这虽然本质上都是对长安政权的瓦解,但起码相互制衡,总好过一家独大,朝廷对朱全忠的恩典,也能看出中枢的想法。

  毕竟还是放心

  请收藏:https://m.dne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