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310章 三分内史(下)_少帝成长计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会成为北军理论上的二把手,实际上的一把手。

  毕竟中尉虽无九卿之名,但职权丝毫不亚于九卿,根本没有时间天天盯着北军。

  除了丞相-内史、中尉-中郎将的职权微量递降之外,类似的状况在内史各属衙数不胜数。

  如太仆理论上掌天下马政,但如今汉室实际掌控的行政区域基本局限在关中,就使得太仆的职权,跟内史掌控下的马政部门职权高度重合。

  同样的道理:少府掌天下平准、均输之事,但掌控关中各地市集的内史,同样有能力插手少府的业务。

  说白了,虽然汉九卿各司其职,但哪怕把其他八个部门全部撤裁,内史都能保证行政秩序能正常运转。

  ——这就很恐怖了!

  国家某一个分部门对绝大多数国家部门具有影响力,并随时能取代其他部门的作用?

  这样的部门,有一个丞相府,就已经足够让刘弘头疼的了···

  其实内史成长为这般怪异的模样,也不是刘邦的本意——最开始,内史确实只负责农耕之事。

  但后来,情况就一点点发生变化了。

  为了完成刘邦‘授民田爵’的任务,内史顺理成章的拿下了关中田亩丈量、分发,关中百姓建档立户的工作。

  看上去,内史的职权并没有因为‘授民田爵’而发生什么变化,但实际状况,却往往于预想有很大的出入。

  为了保证授田工作中的治安,内史顺理成章的掌控了‘备盗贼都尉’,这个如今只有六百石等级,在汉初却享有真二千石级别的重要部门!

  之后,为了保证关中百姓户籍的顺利建立,内史又曾在一段不断地时间间隔内,享有了自由出入皇家档案室:石渠阁的权力。

  再后来,商人的问题出现,长安建九市;而九市的掌控权,也再度被掌控长安治安的内史揽入怀中。

  就这样,内史作为一个区域农业部门,一点点具备了军、政、商各方面的职权,配合着关东逐渐脱离长安中央的实际掌控,使得内史,成为了汉九卿唯一一个‘名为九卿,实为假相’的庞大部门。

  而历史上无数的经验都告诉刘弘:越是庞大的部门,行政效率就会越低下,里面的龌龊就会越多,文官集团可操纵的空间就会越大。

  但内史的问题,却也不是能通过削夺职权、使其重新回归到单纯的农业部门,就能解决的。

  存在即合理。

  既然内史能在汉兴不过二十年后,顺理成章的揽夺军、政、商等各方面权力,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证明:内史的运转,需要这些权力作为保障。

  如若不然,汉室朝堂也不会允许内史这般肆无忌惮的揽权,却又对其视而不见。

  既然权力已经被内史吃进了肚子,也很难再从内史手里抠出来。

  所以,解决内史问题的办法,就只剩一个了。

  ——分割。

  请收藏:https://m.dne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