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324章 神棍许负_少帝成长计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黑,有血光之灾’;而是通过辩证思维,对过往历史经验进行总结、比对,而后提出一个概率较大的可能性。

  例如:过去一百五十年当中,某条河流决堤了十次,且频率大概在每十五年左右一次;而这条河上一次决堤,又恰好是在十五年前。

  那按照易学的卜术,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最近几年,这条河流很有可能会再次决堤。

  再比如:过去一百年内,总共有七个手握重兵的将领,其中六个人都因为遭到掌权者的猜忌而晚景凄凉;剩下的一个,也只是因为与掌权者有血缘关系,才幸免于难。

  那么,当第八位手握重兵,却并没有皇室血统的将领,找到一位精通易学的‘占卜师’时,就会得到这样的卜语:过不了几年,阁下恐怕就要不得好死啦···

  这也就是古华夏的统治者,为何会那么看重易学,乃至于‘占卜’这种看上去丝毫没有合理解释的事物了。

  因为易学从根源上,就不是一个装神弄鬼、满口胡乱猜测,临了却只给出一个‘天机不可泄露’的解释的神秘学科,而是有一定科学依据,并有实际案例作为参考的辩证学科。

  或者说,与其说易学是‘占卜’之术,倒不如说,易学是‘经验总结’之术,是古华夏辩证思维的集大成者。

  虽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使得这种‘以过去的事作为参考预测未来’显得有些愚笨,较之后世又显得十分落后,但不得不说,这是整个华夏文明,乃至于整个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尝试!

  正是这个尝试,将整个人类文明,从愚昧时期‘一切都有定数’的迷信思想拉出,转而走向探索自然法则的文明升华之路。

  甚至可以说:人类真正升华为有自主思考能力、有辩证思维能力的‘智人’,大半都是因为易学的出现。

  ‘人定胜天’的思想,也正是在这次伟大的尝试之后,才逐渐具备出现的可能,和生存的土壤。

  通过这些就不难看出:新垣平、栾大一流,根本不能算作是真正对易学、对占卜之术有研究的学者,而只是借此为工具,牟取私利的江湖骗子而已。

  而作为历史上尤其看重占卜、易学之术的汉室,能有新垣平这样的‘易学败类’,自然也有真正的贤者。

  在汉室初,最为著名的两位易学大拿,一位是飘荡江湖,不屑位列庙堂的司马季主。

  另一位,就是早在高皇帝刘邦之时,就被汉室纳入体制内的易学巨擘:许负。

  作为易学,这个略带些神秘色彩的学科代表人物,许负身上,自然也不可避免的带有一些‘迷信’色彩。

  许负,于始皇帝二十六年,生于河内温县。

  ——没错,就是三国时期的‘三姓家奴’,温侯吕布的食邑:温县。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秦将王翦之子王贲灭齐

  请收藏:https://m.dne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