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0363章 战略目标_少帝成长计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句话,刘弘面上惊讶更甚!

  却听柴武满带着屈辱和遗憾,将手指向了地图上代表马邑的黑点,而后在这个黑点以下,从左至右划了一条凹线。

  “陇右、北地及燕北,北墙却乃秦长城;然代地之北墙,却非为秦之长城,而乃战国故赵所筑之长城。”

  “代地之秦长城,乃于雁门以北,赵长城,则于秦长城以南百里百余里;于马邑至雁门为最阔,相距二百里。”

  说到这里,柴武大概在堪舆左上角外点了个点:“此乃云中,位秦长城北百里。”

  “秦长城西起陇右,至云中,围雁门而北延;赵长城则自云中而南折。”

  听柴武这番讲述,刘弘对如今汉室北墙防线的认知,又更加具体了些。

  简单来说:代北地区,有更靠北的秦长城,及相对靠南的赵长城两道北墙,作为防线依仗。

  而从柴武话中的意思来看,代北地区的秦长城,很可能无法起到真正的防线作用,反倒是位于赵长城外的马邑!

  这就让刘弘有些搞不懂了。

  马邑在雁门以南?

  照这么说,马邑怎么可能会成为前线,甚至是位于‘北墙’以外的一线?

  马邑以南,不还有雁门郡作为缓冲吗?

  看着刘弘脸上挥之不去的惊诧,柴武终是再摇了摇头。

  “启禀陛下。”

  “战国之时,雁门本非赵国所有,乃赵国同东胡所相商之‘不战地’;未得赵国答允,胡不得游牧雁门。”

  “赵国亦同:若赵卒出马邑而踏雁门,则为胡视作宣战。”

  “及秦皇一统六国,赵长城废,秦新建长城于雁门北,乃令草原诸胡不得南下牧马,雁门即为秦土。”

  “后太祖高皇帝立汉国祚,关东多有诸侯不恭事;高皇帝御驾平乱,则北墙之地多为草原诸胡侵蚀。”

  “至燕王臧荼、卢绾先后叛汉,代相陈豨谋逆,燕代之地便多为匈奴所觊觎。”

  “太祖高皇帝同狄酋冒顿平城一战,便乃为雁门、代郡多受匈奴侵扰,故起之。”

  听到这里,刘弘就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雁门、上郡等地,只怕是汉匈双方默认的缓冲区,且主要是汉室单方面针对匈奴入侵的缓冲区。

  而这个问题的由来,早在高皇帝刘邦时就曾试图解决,最终一场白登之围,刘邦算是暂时稳住了这片区域。

  但经过之后这二十来年的动荡,匈奴先是彻底扫灭了草原霸主东胡,而后又逐渐将月氏人唯独在了狭窄的河西地区,成为了草原毋庸置疑的霸主。

  反观汉室,则是在高皇帝刘邦病逝之后,连续迎来了三个在位不超过十年的皇帝。

  开国之初,汉室对雁门一代的实际掌控本就摇摇欲坠,甚至需要刘邦打一场平城战役才能稍稍稳住局面。

  如今二十年过去,匈奴愈发强盛,汉室却是不进反退,甚至发生了前年的诸吕之乱、去年

  请收藏:https://m.dne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