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章 升官了_农门锦绣夏箐箐全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们服装厂的合伙人,大家若是想去参观考察的话,后天可以跟他一起回兴隆县去参观考察。”

  兴隆县那边的模特秀也才结束没几天,生意肯定很好,所以这边的走秀一结束,张守信就想要马不停蹄的赶回去。

  而刘一帆和罗颖则要留下来直到两家酒楼开完业。

  这时候,刘一帆两口子起身要走了,余下跟服装有关的任何事宜全部交给张守信。

  从会议室出来,尹震问刘一帆:“你之前送来的折子里说同一块地,不能每年都种同一种作物,是真的吗?”

  “我们今年试过了,去年种黄豆的地,今年种了花生,去年种花生的地,今年种的黄豆,产量比去年多了三成。”刘一帆道。

  同一块地连年种同一作物,会使得该作物需要的无机盐等减少,而又得不到及时补充,故该作物生存环境变差,需要种植其他作物调节。

  罗颖不喜欢种田种地,但是好歹也是个现代农村长大的孩子,这方面知识肯定比这时代的人懂得多,那时候她奶奶经常念叨一句话:一年多二年少三年稀四年了。所以今年播种之前就跟村里那几户交好的人家提了个醒,上个月花生丰收的时候,产量果然比以前多了两成!那几户得到罗颖提醒过的人家,高兴的送了不少东西来感谢,后来刘一帆又让村长把这事儿宣扬出去,明年让大家伙都这么种!

  不仅如此,刘一帆还把此事一五一十的写在折子上,一封去了京城,一封给了尹震,希望整个国家的老百姓都知道,都能跟着做。

  而此时,刘一帆的折子已经到了皇帝手里。粮食是国家的战略物质,是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没有粮食,就不要谈国家的稳定,尤其是在动不动就打仗的古代,粮食的产量就更加重要了。

  所以,皇上看到刘一帆递交的折子后,激动万分。

  于是,第二天,早朝上又谈及此事......

  皇上:“经济使提出,朝廷应设农事院,专门研究如何让粮食增产,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古代有六部,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没有专门搞农业研究的,刘一帆从这次农作物不应连作一事上得到启发,觉得朝廷应该设立农事院,专门研究如何让粮食增产,所以他的折子里不仅有农作物要轮作,更写上了自己的建议。

  皇上口里的的经济使,那些穿官服的都知道,众人心里不禁猜测:难道皇上想给经济使升官?

  兵部尚书站出来道:“粮食乃国之根本,若是真的研究出增产之法,利国利民千秋万代的好事,以后敌国入侵,打起仗来也不用担心粮草不够,臣认为此事可行!”

  “皇上,经济使本身出身农家,对农事也十分清楚,臣认为可以让经济使担此重任!”户部尚书站出来说

  请收藏:https://m.dne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