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2章 气场_聚光灯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2章气场

  几十年的光阴,电视台的人才更新迭代,已经从过去大部分都是跨专业改行从业,到如今的传媒大学(学院)满天飞,要是认真去看看,不难发现,比如老汤那个年代往前的电视台领导,第一学历是传媒相关的,真的不多。

  而到了岳长虹这一拨电视人的时代,就变成大量的专业人才涌入,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本身的竞争也是带有搏杀性质的了,基本上都是从实干中杀出一条血路,说得好听点,叫脱颖而出,做出了成绩,所以这个时代起来的中流砥柱,大多数可以说都是有技术有水平,还敢干能干的一批人。

  这个时候,正是广电蓬勃发展的时代,卫视开始上星,节目也不再是从前单调的本地新闻,联播新闻,然后电视剧,再就是谢谢观看,然后满屏彩条跟你再见。这时已经变成从国视台到地方台,只要你愿意看,24小时任何时间点开机,都有节目在播,不管是首播还是复播,反正总有的看。

  一天24小时,总不可能除了新闻就是电视剧,大量的自制节目充斥电视荧屏,节目都是人做出来的,而电视又是个绝对讲究团队配合,分工细致明确的,所以,各个工种都需要人才,大量的人才,社会有需求,学校自然也就有回响,突然之间,从中专到重点大学,都开始设立传媒专业或是二级学院,加速培养人才,尽早送入工作岗位。

  比如岳长虹,第一学历其实是中江广校,也就是中专学历,而且还是播音与主持专业。没见过年轻时的岳长虹,肯定没有人相信,这样一个留着齐耳短发,长相普通,已经微微有些发福,连嗓音都开始沙哑的中年女人,曾经还是广校一枝花。

  即使进了地面频道,岳长虹肯定还是轮不上做主持人的,于是她也并不埋怨或是不忿,安安心心,从头开始学,跟着老记者,一步一个脚印,他们是真的吃过苦的,用她自己的话说,她以前出去采访,坐牛车,走泥泞路,能搭到拖拉机算是运气好。

  那个时候的机器还是线性编机器,容错率低,不像现在的非线性编辑,采访之后可以任意剪辑,大约正是因为岳长虹是主持专业出身,对于语言的把握很有自己的一套,本身又肯钻研,能吃苦,所以她的片子一般都很不错。

  慢慢的,岳长虹也从一堆小透明中脱颖而出,成了主力编导,业余时间抓紧学习,先有了大本学历,然后通过入编考试,然后因为做了法制节目,又考了非全日制法硕,如愿拿到文凭,这为奠定她在都市频道的王牌当家栏目做制片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作为整个中江电视台为数不多的业务部门女性中层领导,岳长虹不仅吃过苦,也曾近乎拼命一般地工作,是真的豁得出去

  请收藏:https://m.dne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