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99章 京师闲游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想。”

  “京师里就没有什么新的好地方?”

  “好地方?”这家伙挠挠头,思想有些歪,“那等地方,总是怕污了陛下的眼睛。”

  朱厚照才不管他这一套,

  强令他去找来了一件普通丝缎长衫,换上之后连宫也不回,奔着不夜城的市井街道就去了。

  古时候的街头所能呈现出来的东西,无非也就是布匹、简易金属装饰品或是什么简易小吃商铺,朱厚照这么些年出来过几次,也见怪不怪了。

  不一样的还是人。

  所以他冲到不夜城的一处叫‘温味’的新酒楼坐了下来,

  听着过往商贩叫卖,人群喧嚣,也别有一种感觉,这人呐,就是这样,僻静久了喜欢热闹,热闹久了,又想僻静。

  朱厚照有时候就是觉得宫里头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到了热闹的地方,便是这一盘花生米,几片凉豆腐都能让他有动筷子的欲望。

  正德二十一年还是个科举年,只是去年末的北方大灾让春闱推迟了两个月,而眼下,京师里处处挤满了各地的才子,也还真是热闹。

  朱厚照入目所见,年轻的、年老的,一身书生样的各地举子相聚而谈,这种场景,让平常听多了大臣聒噪的他也有新鲜感。

  他人在酒楼的二层,靠栏杆的一桌,就在他身后往里一个大桌便挤着六七个举子。

  一边捻着花生米,一边听人说:

  “金榜题名、蟾宫折桂,原本是我辈读书人的夙愿,不过现今天下,三司会考同样能入朝堂,能掐会算也能直入金殿,你们可觉得科举之式渐微,反倒……是旁门左道渐成风尚,倒不是说错,只是圣人之学又该何去何从?”

  这样的话,朱厚照在宫里是听不到的。

  从朝廷的上层从上而下看,其他类型的官员增多,增加了朝廷的可选择性,有些方面确实是蛮专业的。

  但从下往上看,可能就是另外一个感受。

  当然,直接说错一般人也是不敢的。

  朝廷铁拳尚在,而且现在取得的成绩也足以证明许多东西了。

  “依在下看,也是时代使然了。”另外一人跟上讨论,“当今的大明远比二十年前要丰富,各行各业,百花齐放,并且都有以往意料不到的效果,朝廷有这样一些决策,其目的也是造福于民。便说水利一道,各地不是多了许多懂得治水的官员么?”

  这也是他们矛盾的地方了。

  “徐兄以为这个问题何解?”

  这个叫徐兄的坐在中间,看起来像是这群人中声望最高的。

  他反问道:“李兄以为怎么就叫解了,恢复成以往那般?还是把三司会考取消了?自古时候起,我们读书人一向崇尚全才,只不过这样的大才太少,有时百年才出一位,可朝廷却时时刻刻需要这样的人。分而化之,以备国用,这也算是一个良策了。而且朝廷要用人,需得给以嘉奖

  请收藏:https://m.dne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