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0 工业_巨舰大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8式混装。

  改良军使用落后一代以上的毛瑟871式和数量众多的施耐德式混装。

  除此之外,禁卫军成立了一个独立重炮旅,这个旅级单位有两个团,1团装备斯柯达的210mm重型榴弹炮,2团装备克虏伯的150mm榴弹炮。

  还有一个近卫骑兵旅,兵力一千五百人,装备马刀和委员会88步枪的卡宾枪版。

  ……

  民生工业方面,888年大明钢铁产量直线上升,这一年大明钢产量突破20万吨大关——与俄图斯相当,是德里至的十分之一,法弥斯的三分之一,英格雷的十六分之一,美利坚的十五分之一。

  这一年,大明的棉纱产量是世界第四,仅次于俄图斯,但增长势头很猛,又在2到3年内超过俄图斯的可能。

  煤炭和焦煤产量都是世界第三,仅次于米利坚和英格雷。

  增长最快的则是缫丝业,大明开发了使用豆粕增肥桑树的技术,使得桑树可以迅速长第二茬叶(原来历史上这个技术是890年左右东瀛开发的,由此东瀛缫丝业开始压倒华夏)。

  在这一技术的支持下,大明缫丝业正在世界第一且领先世界第二的东瀛越来越多的道路上狂奔。

  这个时代还没有人意识到(除了孙笑),东瀛外汇支柱的缫丝业(南洋妇风俗业真不是什么支柱)将会因此在未来几年内被大明冲击的七零八落,缫丝企业大面积倒闭破产,并且因此陷入一次财政危机。

  进而引发他们铤而走险,试图武力挑战大明,抢夺市场。

  下一场战争,实际上从此时就算是已经开始了,只不过现在是全面备战阶段而已。

  除了以上几项,以及完全不开放的盐业,大明在其他工业方面都处在列强眼里不值一提的地步,不过进步都算很快。

  主要销售市场是面向本土,为此大明正在通过自建和购买两个方式增加新式船舶数量——目前大明一百吨以上民用蒸汽船有100艘,朝廷有计划在五年内增加到200艘以上,吨位不低于十万吨。

  为此,内阁颁布《优秀船舶补贴办法》,宣布自造的一百吨以上,航速10节以上的蒸汽船,每吨给予补贴20两。

  购买的同等级蒸汽船,每吨给予补贴10两。

  这势必催生一些小型民间船厂,为大明造船工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另外一项比较受重视的是马匹产业。

  大明在辽东、蒙兀、西北河套一带,拥有50万匹官马,民间估计有同样数量的民马。

  这个数量并不低,但蒙兀马虽耐粗饲但质量不高,陆军方面做的拖曳实验表明,拉一门75mm克虏伯野战炮,需要欧罗巴进口马4匹,但用本土马得6到8匹!

  因此陆军衙门在888年开始实行马种改良计划,打算从欧罗巴和西亚西亚一带进口优良马种,对本土马进行大规模改良——要求是在30年内改良全部本土马至少三代以上,官方马匹拥有数量不低于100万匹。

  为此,大明从英格雷(所属殖民地),德里至,奥斯曼,美利坚等国专门购买大量种马,还在全国主要大城市开办赛马比赛,刺激民间牧马业的发展。

  牧马行业配套的兽医、种站、马匹养护等行业也都在飞速发展。

  有了更多的马匹,自然也会有更多的运用,民间较为富裕的地方,畜力的利用率年年攀升,节约出来的人力大多进了工厂和矿山。

  大城市中富人喜欢使用马车,城市内的马拉车辆公共交通也在蓬勃发展。

  请收藏:https://m.dne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