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 追击_巨舰大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门

  以及巡洋舰“拉佩鲁斯”(2350吨)、“德勒丹”(2350吨)、“尼埃利”(2350吨)、“普利莫盖”(2350吨)、“香伯兰”(2050吨)、“黎峨”(1200吨)、“雷诺堡”(1800吨)、“杜莎佛”(1300吨)、“罗兰”(2400吨)、“侦查”(1700吨)。

  一共12艘战舰,总吨位超过31000吨。

  这个实力超过南北两洋的任何一支舰队,但若是两洋会师,情况就会反过来,明军将具备实力优势。

  利士比不是没有更多的战舰,毕竟他手上还有4艘铁甲舰,1艘巡洋舰和20艘炮舰,只是“阿塔朗特”(3500吨)和三艘拉加利桑尼亚级(“拉加利桑尼亚”、“胜利”、“凯旋”均为4650吨)都是航速在12节上下的慢速铁甲舰,若是因为等他们而放慢航速,利士比认为有些得不偿失。

  因此利士比命令四艘铁甲舰带领12艘炮舰(“美洲豹”、“羚羊”、“豹子”、“益士弼”、“精灵”、“慧星”、“弓手”、“鲁汀”、“斗拉克”、“突袭”、“弯刀”、“马枪”)组成第二分舰队,以慢速在后面跟上,准备增援他自己指挥的快速分舰队。

  巡洋舰“费勒斯”号因为此时尚未完全修复(想在安南这地方修复一艘巡洋舰本来就不是易事),因此和5艘炮舰留在鸿基,掩护陆军的海上补给线。

  因为法军在南方,他们的第一个攻击目标理所当然的是明军南洋水师。

  相对有两艘铁甲舰的北洋水师,只有巡洋舰和大型炮舰的南洋水师也确实是更容易得手的目标。

  不过,在法军出发时,南洋水师已经动身好几天了,法军航速虽快,但要在明军会师前抓住南洋水师其实也不容易。

  而且利士比此时也不知道明军选定的会师地点到底在哪里,他只能沿着大明海岸线一路向北追踪,同时从路过的中立国军舰和商船那里购买关于明军动向的情报。

  9月22号,法军快速舰队重返马尾,这引发已经毫无防备之力的船政水师不大不小的混乱,不过利士比从米利坚军舰“企业”号那里得知,此时马尾港没有一艘明军军舰,因此法军立刻放弃马尾港,转而前往澎湖。

  利士比在澎湖同样未能发现南洋水师,但是路过的英格雷巡洋舰“冠军”号告诉法军,明军此时还在北上,应该已经到了浙省附近海面。

  于是法军加速前行,9月25号,一艘东瀛小型巡洋舰“天城”号主动向法军通报了明军的具体动向,这艘船甚至还免费给法军引导航向,把法军引到南洋水师所在的浙省石浦港附近。

  当时,由8艘巡洋舰和4艘炮舰组成的南洋水师主力,也通过各种国际渠道得知一支强大的法弥斯海军舰队正在寻找自己——除了东瀛人一心只想坑大明以外,其他外国军舰和商船是同时向交战双方提供信息的。

  为此,李成谋提督做了一个足以让他后悔的错误决定——他没有加速前进,争取与北洋早日汇合,而是率领舰队躲进石浦港,试图以此避开法军的搜捕。

  唯一的好处是,李成谋并未让各舰锅炉熄火,因为他也担心被法军直接堵在港内。

  9月26号,石浦港海防军观察哨率先发现远方地平线上冒出的烟柱。

  法军快速舰队到底还是找来了。

  请收藏:https://m.dne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