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翻译工作(感谢读友1562997584的打赏)_巨舰大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本洋人的书籍。

  可又不是每个人都能学会学好外文,何况外国也不是一家,洋人也并非都说同一种语言,这种时候,就需要翻译家出面来解决问题了。

  如今翻译一本书,甭管是什么书,也甭管作者是哪国,只要确保是外国洋人,总是有人不吝啬银子给润笔的。

  “其实学生不怎么缺钱,我现在拿的可是中校津贴,也就比您低一级而已。”

  孙笑笑道:

  “不过钱总是多多益善的,放心吧,您可以给我布置任务,我会把它当做作战,认真完成的。”

  “很好!这样想就对了!”说着,严复从自己的书橱里掏出一卷书递给孙笑:“先从它开始!”

  孙笑接过来看了一眼,是法弥斯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的著作《论法的精神》,英文版。

  “这是第二卷?第一卷呢?”孙笑问。

  “第一卷我已经翻译完了。”

  说着严复从办公桌上拿起一摞稿件,孙笑看了一眼,严校长把它翻译成《法意》,意思好像是法律的意义?

  “如果真的让我来,我会把它翻译成<论法的精神>。”孙笑直截了当的说。

  “呵,随便,你翻译完之后,我还会校对。”

  严复难得的笑了:

  “春假回来之后开工,给你半年时间,这本书有六卷,我们师生二人合力,争取在你毕业前完成。”

  孙笑没有表示反对,其实对他来说,翻译这种活就是一次抄书之旅,根本不需要耗费太多时间。

  不过严校长愿意给他更多时间,那他也不介意。

  只不过……

  “校长,您一定要全部翻译完才出书吗?”孙笑好奇的问。

  严复的计划是自己翻译第一、三、五卷,孙笑负责二、四、六卷,看起来,他是想全部翻译完之后合订出版。

  “那是当然,不翻译完怎么出书?难道出一半啊。”

  “为什么不行?如果是我,最少也得一卷一卷刊行,甚至每个月刊行一篇,连载个1、2年。”

  “那像什么话,这又不是话本小说!”

  大明几百年前就有连载形势刊行的书籍了,不过集中在章回小说上面,主要供应坐馆的说书先生,正经书基本没有这么做的,所以连载的书总给人一种不怎么正经的感觉。

  只是孙笑本人对此没什么歧视,相反很喜欢这种形式,他觉得这样可以吸引真正的读者“追更”,更容易打响名气。

  这是前世追网络小说留下的毛病。

  严复还是摇头:“不行,此乃治国雄文,以话本视之太过轻浮。”

  “那么,如果在报纸上连载呢?”

  “报纸?”

  大明有报纸,国营报刊最著名的当属《邸报》,直接套用以前的邸报系统,结合洋报风格搞出来的,基本可以视为朝廷口舌。

  民间则是以香江的《循环日报》和尚海的《点石斋画报》画报为首,都是影响力巨大的舆论媒体,被人们视为办洋务必要订阅的三份报纸。

  发表在上面的文章,即使以连载的形势刊行,也不会有人视之为话本——报刊的版面太小太少,采用连载的形势实属正常。

  “那倒是……,可以试试?”严复有点犹豫:“不过我们选哪份报纸?邸报?循环日报?还是点石斋?我倒是都有熟人。”

  “如果学校还有经费的话,我倒是想咱们自己创办一个报刊。”

  请收藏:https://m.dne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