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一章 南唐_乱世小郎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代十国的帝王有不少传奇人物,南唐烈祖李昪就是一个典型。李昪是乱世的中的一个孤儿,乾宁二年杨行密与朱温大战的时候,在濠州收养了当时名叫彭奴的李昪。

  只时杨行密的儿子们并不喜欢彭奴,杨行密只好将彭奴转交给了部将徐温,徐温给他取名徐知诰。徐知诰模样俊秀,天资聪颖很得徐氏夫妇喜爱。

  杨行密死后,徐氏父子渐渐掌控了淮南军政,先是拥立杨行密之子杨演隆为吴王,不过大权旁落这王爷当得也不开心,杨演隆只顾纵情声色没两年就病死了。

  徐氏父子再次拥立杨行密的另一个儿子杨浦为王,徐温死后徐知诰褫夺了徐温亲子的兵权,彻底掌握了吴国军政,并拥立杨浦为帝。

  三年后杨浦禅位给徐知诰,改国号为齐,次年以唐朝宗室自居,改名李昪,并改国号为唐。什么爷娘、祖父‘、曾祖突然就冒出来了,一个个有名有姓.,是真是假无从考证,大概也只有他自己清楚了,当时已有不少人暗讽他攀龙附凤乱认祖宗。

  李昪还有些良心的,称帝之后依旧尊杨溥为皇帝,追封养父徐温为太祖,对徐、杨两加的子弟也大肆封赏,好吃好喝的养着。

  他在位七年轻徭薄赋让百姓修生养息,从中原收留大量难民,南唐越发兴盛富庶,仅仅李昪的私库就有铜钱八百万贯,绝对叫柴荣眼红嫉妒。

  李昪在位时十分重视文教,他在秦淮河畔设国子监,兴建太学,小学,另外修学馆,征集文献图集,江南文风日盛,李昪本人也是“以文艺自好”。

  李昪驾崩前曾嘱咐儿子少动刀兵积蓄国力以图中原,李璟点头答应也多次表态,“乃眷中原,我之故地也。”

  耶律德光仓皇的逃离开封后中原出现巨大的权力真空,那个时候两国的边境重镇徐州被义军攻陷,又被墙头草符彦卿刚刚收复实力正弱,当时南唐的国力也胜过占据河东一隅的刘知远,是最有实力夺去中原的势力。

  可惜李璟没听老爹的遗言,登基之后就一展雄心壮志,不断的向南拓展用兵,国力损耗不少,更没有能力两线用兵,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刘知远占了中原,也为日后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李昪好文艺,李璟更胜其父,常与群臣饮酒赋诗,尤其用于于歌筵舞榭的曲词,在南唐的宫廷极受欢迎,不信你听。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一个身穿黄袍年近五旬的男子,立在窗前,抬头仰望半空的皓月,伴着悦耳的丝竹之声嘴里轻声吟唱,他转过身来笑道:“朕的这一首词如何啊?”

  这位男子就是南唐皇帝李璟,主位上坐着的宫装妇人是他的皇后钟氏。左边上首是一

  请收藏:https://m.dne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