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特殊使命14_855_大案迷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审问。

  整个儿审讯过程当然不会1帆风顺,但也没有出现大波折。讯问结束,汇总7名人犯的口供,众人皆喜:史重庆供称的那位谢先生也即“暗波”留下的名址“桂林市8桂区东华路‘有福茶楼‘潘老板”,这绝对是1条颇有价值的线索啊!另外“暗波”竟然看中了史老板1名叫唐立栋的手下,是不是也可以用来做1篇锦绣文章?我说:“史重庆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由特案组来帮他解决,咱们何不让唐立栋尽快前往桂林向谢先生报道?谢先生没见过唐立栋,但知道他是广西人,熟悉广西风土人情,又很能办事,所以相中他了。”

  这么1说,众人的思路都被带入了节奏。张百强1副跃跃欲试的架势,要自告奋勇冒充唐立栋。我即表态:“此事必须慎而又慎!大伙儿昨晩没合眼,今天1晃儿又过去半天,1会儿午餐后全体休息,晩上我们再开会具体研究,究竟有没有可能派人冒充唐立栋去桂林卧底。”

  当天深夜,案情分析会结束后,我立刻驱车前往市局向领导汇报特案组的卧底设想。领导对此高度关注,也极为慎重,不可能当场拍板。按照组织原则,这种情况是要上党组会议研究的。

  临晨,我被唤醒时1看表,4点4十分。1看领导那副神态,就知道是彻夜未眠。领导第1句话问的是:“如果批准这个方案,你准备派哪位同志去执行卧底任务?”

  这个问题,在特案组的会议上并没有提起过。不过,作为特案组长,我心里自然对此有所考虑。特案组7名侦查员中,我、梁道行、张百强3人不必考虑,我们连粤语都不过关,别说广西话了。而唐立栋是广西瑶族人;以此标准,陈君临、麦善思也不合格;最后就剩下尹白和侯烈风了。这两人中,若论机智,尹白略胜1筹,但他跟唐立栋年龄相差悬殊,体态也大相径庭。尽管据史重庆供称“暗波”并未打听过唐立栋的体态,可这种事儿不能大意,因此尹白也不合格。剩下的就是侯烈风了,尽管侯烈风比唐立栋小45岁,不过他长得显老。而且侯烈风还有1个优势:他是瑶族,正宗山民出身,攀山越岭、狩猎下套、野外生存、泅水驾舟样样精通。综合评估下来,我认为侯烈风最为适合。

  领导思忖片刻,点点头:“好!就是他了!请特案组迅即制订具体行动方案后上报,同时做好赴桂办案的1应准备工作。”

  次日上午,我接到通知:方案获批。

  1950年3月3日凌晨4时,4辆军用卡车悄然驶离g市前往桂林。中间两辆载着特案组成员、公安局为特案组配备的报务员郑小光,以及十8名随同特案组行动的外援便衣;前后两辆卡车内则是担任警卫使命的1个排全副武装的解放

  请收藏:https://m.dne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