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第 二十八 章_太子妃的荣华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须,一身淡蓝色文士长袍,是个颇为儒雅的中年男子,闻言他捋了捋长须,“殿下请说。”

  陈王某个念头已酝酿多年,只是他向来秘而不宣,这还是头回与其他人提及,沉吟片刻,他方道:“先生想必知道,我纪氏与当朝皇太子并不能相容,如今已呈分庭抗礼之势。”

  “本王以为,兄长才干谋略,比之太子要略逊一筹,总是唯恐有一朝败落,累及母家一族。”

  这句话说得好听又隐晦,其实翻译成通俗版,就是在他眼里,魏王不是纪氏一族拥护的最佳人选。

  那谁才是最佳人选?

  作为亲弟弟,说出这番话,陈王隐藏的意思当然是,他想自己上。

  换而言之,陈王认为自己能力绝不逊色于其兄,因为晚出生两年就被放在辅助位置上,他很不甘心,欲取而代之。

  丁文山是个聪明人,当然秒懂,作为一个陈王府门客,他当然不会打击主公的进取心,闻言立即拱手,“既然如此,殿下何不做些准备,以免到时措手不及?”

  宾主二人心知肚明,不过他也不主动揭破,只是顺着陈王表面的话语说下去。

  “先生有何良策?”陈王这是问取而代之的良策。

  丁文山蹙眉,思索良久,方道:“在下以为,殿下应先暗中发展己身势力。”

  “人手不足,即便有计策,也很难施展。”他捋了捋长须,娓娓道来,“过去殿下在宫中,身边基本都是皇后娘娘安排的人,娘娘自然一片慈母心,但这也有个弊端,便是殿下一举一动,怕是瞒不过娘娘。”

  “雏鹰欲高飞,须先离巢穴。殿下既然已出宫建府,成了当家人,那便不能仅依仗母兄。”

  丁文山最后总结道:“殿下头一步,须在宫中朝中先放下自己的探子眼线。”

  “先生所言甚是。”

  丁文山所言,正是陈王心中所想,这两年他也一直这么做着。只不过,从前这只是一个念头,行动上力道到底不大,而今天他决心既下,便会全力向这个目标进发。

  “日后,还需先生多多劳神。”

  “在下蒙殿下搭救,方能活命,此乃应有之事。”

  ……

  陈王很谨慎,问罢计策,便住口不言,丁文山很识趣,不多时便告退,出了外书房。

  陈王开始研究有关人手安插方面的具体事务,而丁文山则继续打理手头庶务。

  等到暮色四合之时,丁文山才不紧不慢回了屋,一切与平日并无不同。

  回到院子,他对贴身小厮使了个眼色,小厮心灵神会,一连串打水取膳的命令下去,院里的人都各自忙活去了。

  丁文山进了书房,迅速取了纸笔,奋笔疾书。与平日不同,他执笔的竟是左手。

  原来这位陈王府首席门客,竟是左右皆能书,右手字迹如其人,酣畅飘逸;而左手则笔走龙蛇,迅若奔雷。两种笔迹截然相反

  请收藏:https://m.dnetk.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